1.是谁发明了天气预报符号

2.20世纪人类利用现代科技获得了哪些发现和发明?

3.天气预报气是谁发明的

4.古代有天气预报吗

5.天气预报是怎样发展的?

是谁发明了天气预报符号

天气预报系统的发明_天气预报器是运用什么的原理来制作的

20世纪70年代初,在诺维奇艺术学院念书的马克·艾伦(Mark Allen)每天下午都会看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天气预报。当时电视主持人在金属地图上摆弄带吸铁石的符号:点状物代表下雨,星号代表下雪,用线条标记大气压同等的地区。“人们会觉得这些符号不好懂。”

1974年,艾伦的毕业设计令天气符号显得更加直观。他参考了奥托·艾舍(Otl Aicher)的一套小图标——艾舍为1972年奥运会设计了一系列简单、粗线条的人物标记。最后,艾伦使用类似风格画出一块蓬松的云朵,在底部补充了一些简单的符号:雨滴、闪电、阳光。“最主要的载体是云朵,然后把其他东西附在上面,”他说。1975年,BBC以200镑和极小的分成比例买下了艾伦这套符号的使用权。他所绘制的符号在电视上出现了30年。

它们并不是第一组天气符号,也不是最后一组,但它们或许是最简洁优美的一组。几十年来,气象地图上乱糟糟地堆满各种技术符号。1910年,美国气象局发行了第一份商业气象地图,用空心和实心的圆圈来代表云层分布状况,用小箭头来代表风。1912年,这些地图在100多个城市再版。20世纪30年代,各大通讯社之间展开竞争,雪城大学的历史学家兼地理学家马克·蒙莫尼尔(Mark Monmonier)说,它们纷纷刊登气象图,因此所用的符号不再那么含糊,开始使用更简单、更有吸引力的图标设计。

面对镜头,天气播报员经常用蜡笔或记号笔在气象图上勾画,20世纪70年代,艾伦的天气符号被BBC采用的同时,美国电视台也开始使用它们自己的磁铁天气符号。20世纪80年代,电脑制图的出现带来了更多标准化的、低解析度的天气符号:“只有16种色彩可以上色,”丹佛的气象学家,在“彩图气象系统”公司工作的麦克·尼尔森(Mike Nelson)说,“所以没法太有创意。”

到20世纪80年代末,电脑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电视台可以选择自行定制的天气符号。当天气预报出现在网络和移动应用上之后,这些符号就更加个性化了。2000年前后,得克萨斯州一个名叫丹尼斯·凯恩(Dennis Cain)的政府气象学家用照片做了一套符号——下雨的街道、旋风、大雾中的汽车灯光——它们成了weather.gov网站的标准符号。

和其他天气符号一样,凯恩的符号也有不少拥趸。当国家气象服务中心声称可能会用更传统的符号换掉这套照片符号后,一天内就收到18000个评论,大多数都对此表示愤怒。2005年,BBC换掉艾伦那套符号时也面临了同样的愤怒。天气符号“会迅速引发争议”,国家气象服务中心当时的主管罗伯特·邦格(Robert Bunge)说,“争议激烈到能把你埋起来。”

20世纪人类利用现代科技获得了哪些发现和发明?

1、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是指绕地球运行并在太空运行一次以上的无人驾驶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发射最多、使用最广泛、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主要应用于科学勘探研究、天气预报、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区域规划、通信、跟踪、导航等领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这颗卫星的主要仪器是一个化学能量电池无线电发射机。从那时起,美国、法国、日本也先后发射了人造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到1992年底,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3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

2、电子计算机

20世纪40年代末的管状计算机是第一台计算机。1959年,一台晶体管计算机问世,其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00万次。1964年有300万。

20世纪80年代,它发展成为智能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大约每5到8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成本减少10倍。“银河”是中国自己设计和开发的一台大型计算机,每秒也能进行数亿次运算。

3、基因

1944年,三名美国科学家分离出细菌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发现DNA是携带生命遗传物质的分子。195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大卫·克里克宣布他们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为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1969年,科学家成功分离出第一个基因。

4、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首次推出4月12日,1981年,是第一个正式服务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小屋18米长,36吨货物,图像是一个大三角翼飞机,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吨,它仍然可以两边的方向在出租车上机动飞行2000公里内,选择合适的着陆地点。有三个特点:火箭、宇宙飞船和飞机。这是航天工业的一个重大突破。

5、塑料

1907年,美国工业化学家贝克兰再次研究了苯酚和甲醛的反应,并加入了适量的填料。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韧性和保温性能。于是,在1910年建成了历史上年产量1000吨的第一家塑料制品厂。到1939年,产量已增长到20多万吨。

天气预报气是谁发明的

天气预报并不是某个人发明的,而是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综合实现的。

在古代,观察一些自然现象及人体自身感觉,就能作出短期(三天内)的天气预报。而如今天气预报变得更容易,更大众。但就准确性来说,并不会比古代的预报要准多少,只是现在技术预测,可以看到更远时间的天气趋势罢了。

古代有天气预报吗

古代有天气预报。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气象观测的记录。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卜辞中就有天文、气象、预测天气的记载。

到了宋代,随着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天文、气象方面的观测活动更加丰富,观测方式也多样化。下面来说说宋代的天气预报。

1、报晓人,专门的天气预报员。

在宋代,大城市里的报晓者,就担负着报告天气的任务,市民每天早晨起床,就能“收听”到报晓人带来的当日气象服务。

根据南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的记载,每天清晨四更前后,当杭州城周边的寺观开始鸣钟之时,寺观中的行者头陀就会沿街报晓兼报告天气。

若晴则说“天色晴明”,阴则说“天色阴晦”,雨则说“雨”。其报告的方式主要是寺观庵舍的行者头陀在划定好的区域内,沿街敲打铁板或木鱼,口头报告天气,为上朝的官员、宿卫的士兵以及市民服务。

当时对报晓人可能有较为严格的约束,即使是风雨霜雪等恶劣天气里,报晓人也不敢有一日停歇。

2、专门的气象预报机构

宋代气象预报分为朝廷、军队和民间等系统。朝廷的气象预报主要由太史局、翰林天文院两个机构负责。两套机构并存,互相验证,确保准确。

太史局中,具体观察天象、气象的是崇天台,又称禁台。翰林天文院也有精密高端的设备,宋史记载 “置浑仪于翰林天文院之候台。”而且有专职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培养的学生都是本院的后备专家。其学生不乏颇有成就者,典型如史序:“史序字正伦,京兆人。善推步历算,太平兴国中,补司天学生。太宗亲较试,擢为主簿。稍迁监丞,赐绯鱼,隶翰林天文院。雍熙二年,廷试中选者二十六人,而序为之首,命知算造,又知监事。”

军队另有一套气象预报,《武经总要》中的《天地日月星辰风云气候之式占候诀》5 卷,就是古代军事气象的汇总。

对一时一地社会生产、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民间单纯、实用的气象预报。在前代丰厚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宋人已经掌握运用气象的基本规律,按当地具体情况预测天气,为农业、手工业生产、商业及出行、船舶航行提供了依据。

这些经验,多凝聚为谚语,可称之为气象谚语,既有短期,更多中长期气象预报,表现出一个季度或一年的气象变化规律。正是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大大普及了民众 的气象知识和气象预报经验。

3、专门的气象预报图书

宋人的气象预报无疑是建立在前代总结的基础之上,有关气象及预报的图书。

除了王安礼等重修的北周庾季才《灵台秘苑》15 卷号称古代占候四大著作以及前言邢昺的《耒耜岁占》 外,南宋学者郑樵也曾系统地列出《占候风雨赋》《云气图》《气象图》等气象典籍目录17个。

《宋史》收录《云气测候赋》和《占候云赋式》等气象典籍目录26个。占候文献之多,足以说明当时占候术的兴盛。

4、准确的预报结果

历代积累的经验、技术和精密的设备,使宋代气象预报颇有成绩,有时相当准确。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公元1076年某一县城发生龙卷风的情况,是东亚关于龙卷风方面的最早记录,他阐述了彩虹形成的原因,记载了“球形闪电”。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十二月七日,太史局预报两天后有降雪,果然到了九日,一场大雪如期而至:“二年十二月丙 辰,大雨雪。前二日,太史言:月有苍白晕,西有黑气丈余,占云雨雪之象也。至是果验。 ”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四月六日,一场大约八级大风自西北袭来,刮的昏天黑地。“大风起西北,飞砂折木,昼晦数刻,命中使诣宫观建道场禳之”。显然是场沙尘暴。

这场大风早有预报。“四年二月,月犯箕。占曰:有大风。其年四月,西北大风起,飞沙折木,昼晦数刻。”根据天文变化,提前两个月预报一场大风,难能可贵。

天气预报是怎样发展的?

那么,什么叫天气预报呢?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中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3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中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对大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天气预报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

天气预报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单站预报。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据以预测当地未来的天气。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单站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只能说是现代天气预报的雏形。

第二个阶段是天气图预报。1851年,英国首先通过电报传送观测资料,绘制成地面天气图,并根据天气图制作天气预报。20世纪20年代开始,气团学说和极锋理论先后被应用在天气预报中。3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的发明、高空天气图的出现、长波理论在天气预报上的广泛应用,使天气演变的分析,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40年代后期,天气雷达的运用,为降水以及台风、暴雨、强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第三个阶段是数值天气预报。20世纪50年代以来,动力气象学原理、数学物理方法、统计学方法等,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用高速电子计算机求解,简化了的大气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可及时作出天气预报。尤其是60年代发射气象卫星以来,卫星的探测资料弥补了海洋、沙漠、极地和高原等地区气象资料不足的缺陷,使天气预报的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