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年天气_山东1994历史天气查询
1.某地区1994年-2003年沙尘天气情况如图.(1)从图中你了解的信息有______.(2)这个地区10年来平均每年
2.济宁汶上怎么样
3.1994年陈云收到女儿的紧急信,找来洪学智:需要你去办两件事
某地区1994年-2003年沙尘天气情况如图.(1)从图中你了解的信息有______.(2)这个地区10年来平均每年
(1)由图可知:1994年沙尘暴有14天,1995年沙尘暴有16天,1996年沙尘暴有13天,1997年沙尘暴有10天,1998年沙尘暴有8天,1999年沙尘暴有2天,2000年沙尘暴有4天,2001年沙尘暴有6天,2002年沙尘暴有18天,2003年沙尘暴有20天; (2)(14+16+13+10+8+2+4+6+18+20)÷10, =111÷10, =11.1(天); 答:这个地区10年来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气是11.1天. (3)看了上面的统计图想说的是:人类要保护环境,大力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1994年沙尘暴有14天,1995年沙尘暴有16天,1996年沙尘暴有13天,1997年沙尘暴有10天,1998年沙尘暴有8天,1999年沙尘暴有2天,2000年沙尘暴有4天,2001年沙尘暴有6天,2002年沙尘暴有18天,2003年沙尘暴有20天; 11.1;人类要保护环境,大力植树造林. |
济宁汶上怎么样
汶上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辖属济宁市,东临古城曲阜,西接水泊梁山,南依微山湖,北枕东岳泰山。日东高速横穿东西,105国道纵贯南北。距京沪线兖州站、京九线梁山站及京福、京沪高速公路、京杭运河杭运码头均40公里。下辖汶上镇、南站镇、康驿镇、南旺镇、刘楼乡、次丘镇、寅寺镇、郭楼镇、郭仓镇、杨店乡、军屯乡、白石镇、苑庄镇、义桥镇等十四处乡镇。 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县城西北隅的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宋代,气势雄伟。1994年3月,在塔内发现了141件佛教圣物。公元前501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初仕中都宰。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汶上相继有四人出任尚书之职。汶上现存众多名胜古迹,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和细石器化距今约1—1.5万年。文庙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堪与曲阜的孔庙相媲美。 汶上县工业门类齐全,现已形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煤炭、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5%。棉纱、坯布、砻谷机、发电机组、服装等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汶上地处平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盛产小麦、大豆、玉米和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已形成了草莓、韭菜、大蒜、银杏、辣椒、洋香瓜、中药材、花卉等优良品种生产基地。 汶上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煤为主,总储量18亿吨,有两座煤矿已建成投产,另有三座正在建设当中,全部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1200万吨,具煤炭产业化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县可开采矿产50余种,主要有金、铁、铅、水晶、脉石英、花岗岩、石灰石等。花岗岩储量达13亿立方米,其中多数为国内稀有的“泰山红”、“泰山乌”、“泰山兰”等品种。目前,产品已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今汶上县境内约在15000年前,即有华夏先民在此繁衍聚居。位于城东3千米的东贾柏遗址,是济宁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北辛文化的重要代表,属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阶段。 至商代,境内置厥国。周代,先后置郕国,中都邑、阚邑,周武王封同母弟叔武于郕,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战国时,齐置平陆邑。 秦统一中国,行郡县制,县境内约分属薛郡的张县(治邑在今东平县霍庄汶上景色(15张))、无盐县(治邑在今东平县无盐村)。 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前后,境内始置东平陆县,隶属兖州东平国。此为汶上建县之始。 三国魏晋,今县境统属兖州东平国(郡)东平陆县。南朝时改称平陆县、乐平县。隋初仍称平陆县。 唐天宝元年(742)三月,改称中都县,移县城于今治。 金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阳县。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县,此为“汶上”专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 疆域: 明万历年间,汶上境域,北至东平界沙河站张村,东至宁阳县界西梳村,南至济宁州界康庄驿,西至郓城县界肖皮口,西北至安山西面的张博士集(今属梁山县),西南至孟姑集以西申家海(今属嘉祥县),东南至南唐阳,东北至琵琶山。最大横距75公里,最大纵距35公里。此县界明清时稳定时间较长,境域也较大,约为今县境的2.5倍。 民国时期,全县面积1380平方公里,为山东省较大县之一,曾有“一滕二曹三汶上”之说。 现在,全县面积877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35公里,东临兖州、宁阳,西连梁山、嘉祥,南与济宁市任城区接壤,北枕大汶河,与肥城、东平相望。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气候:汶上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降水年季变化大,春季多南风,少雨干旱,由于气温回升快,季末高温,常出现干热风,形成春旱;夏季多东南风,天气炎热,降雨集中,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有利于作物生长;秋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30年平均628毫米,因东南风和西北风频繁互易,常出现秋旱和连阴雨;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雪。 地貌:汶上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鲁西平原交接地带,东北属古老泰山隆起的残丘低岭,西南部属古大野泽,梁山泊东畔,整个地势由东北缓顷西南,至高点为昙山顶峰,海拔171.7米;最低点在蜀山湖湖底,海拔36.5米,中部地势平坦,为黄河冲击平原,土层厚、土质好、地下水较丰富,为粮棉高产区。 历史上有山、有水、有湖泉。 山脉:境内山丘属泰沂山系,多为东南西北走向,纯山面积31平方公里,主要昙山、太白山(水牛山)、卧佛山、彩山、九峰山等。太白山醉似卧牛,亦叫水牛山,有摩崖石刻,唐汶上宝相寺景色(13张)代大诗人李白曾到此观赏,因此得名。 河流:境内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内河主要有小汶河、泉河、小新河、因势由东北向西南注入京杭大运河,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经汶上西南边境12公里,大汶河流经北部边境15.3公里。 湖泉:县境西南部有南旺、蜀山、马踏三湖、水岸相接,面积约65平方公里。明编《汶上县志》记载:“湖多鱼鳖荻蔬蒲,居人赖焉。夏秋之间,菱荷锦张,灿若晓霞,游者似睹江南之胜”。东北部较著名山泉11个,龙斗泉、薛家沟泉、老源头泉、鸡爪泉、赵家桥泉、泺当泉、马庄泉等。上世纪60年代里干涸。
1994年陈云收到女儿的紧急信,找来洪学智:需要你去办两件事
1994年的一天,一通电话打破了洪学智家中的安宁。
洪学智原本正在家中办公,接到电话后赶紧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赶往了上海。
这个电话来自于洪学智的老首长陈云。
而陈云在电话中并没有详细地说明具体事情,只是说要他及时赶到,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而在挂断电话后,陈云拿着一封信紧紧地皱着眉头。
1994年1月中旬的一天,陈云同志正在像往常一样在家中休息。
家中的房门被敲响,一位邮递员递给了陈云一份加急的信件。
陈云打开后发现,这封信是的女儿林立衡写来的 。在信中林立衡提及了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的经济与 社会 发展程度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各部队都在进行军史的编纂。
当时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都在进行军史编纂的工作。
而同样在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第四野战军却迟迟没有进行军史的编纂 。
同样的,在新的时期各地都开始重视起 历史 文化遗迹的作用,也重视起了爱国主义教育。
在各大战役的发生地都修建了许多的纪念馆来让大家明白革命先烈们为如今稳定的生活做出的贡献与牺牲。
可是在第四野战军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平津战役发生地却迟迟没有进行纪念馆的修建。
这些情况让林立衡内心十分焦急,她十分担心第四野战军因此不能够得到正确的 历史 评价,于是就十分焦急。
在林立衡的考虑下,她决定给同样在第四野战军中与自己的父亲并肩作战过的陈云同志写信求助, 希望陈云同志能够组织起对第四野战军的军史的编纂和对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工作。
陈云同志在当时已经退居二线,在上海地区安心休养,在接到这封信后陈云同志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这两个请求是烫手山药,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
而这个工作又必须找到一位合适的同志来做,在几经思索后,陈云同志想起了自己的老部下洪学智。
洪学智在当时负责部队的后勤工作,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并且十分的细心,在陈云同志看来这两件工作如果交给别人他可能会不放心,当时交给洪学智那就万无一失了。
在确定好人选后,陈云同志就给远在北京的洪学智打了电话,在电话中陈云同志并没有讲明具体的事情,只是说有很重要的事情邀请洪学智来到忙。
洪学智在得知自己的老领导有事相求后,当即推掉了手头的工作立刻赶往上海。
在到达上海后,陈云同志也没有废话,直接将林立衡的信件交给了洪学智,并且告诉他自己找他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件事情的。
并且语重心长地对洪学智说: “第四野战军是我们的老部队,他们的功勋与牺牲理应被人民和国家铭记。”
洪学智在思考再三后决定接下这两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在拿到这封信件后,洪学智就好像回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中。
第四野战军是老牌劲旅, 它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董存瑞等著名英烈都是第四野战军的战士。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派兵进驻东北地区试图控制这里的工厂与矿产资源。
我党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将八路军与部分新四军也派往东北地区,防止发生出变故。
被派往东北地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到达东北地区后与当地的东北抗日联军合并在了一起,改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
在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试图剿灭我党我军。而则是提出了“南防北发”的方针政策,并且尽量控制东北地区的重工业来弥补我军的短板。
1945年9月15日,指派陈云,彭真等人前往东北指导工作,并且授予他们中将军衔。
同时从全国各解放区抽调了11万部队和各级领导干部2万人奔赴东北,壮大了东北人民自治军。
经过批准,任命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司令。
1945年1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后来在期间东北民主联军又先后改名东北,东北野战军,最终定名为第四野战军。
在中,第四野战军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无论是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还是在东北地区发动的夏秋冬三次战役,第四野战军都打出了赫赫威名,国民党派在第四野战军的攻势下毫无抵抗力。
在进行到如火如荼的时候, 第四野战军独立发动了辽沈战役,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东北全境得到了解放。
在第四野战军解放全东北后,又与华北野战军共同发动了平津战役,并且取得了胜利,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至此北方地区基本都得到了解放。
然而在此时南方很多地区仍旧有国民党的军队在负隅抵抗。
正是如此,又将在中屡立奇功的第四野战军调往南方,解放南方国统区的百姓。
在南方战场上,第四野战军先后在华南战区,海南岛等地作战, 前后共计在14个省区奋勇杀敌,并且解放了海南岛全岛,将我军的旗帜插在了我国领土的最南端,第四野战军甚至差一点就解放了香港。
第四野战军不仅战绩斐然,并且也走出了许多的将星。
据统计,开国1600多名将军中,第四野战军就独占539人。
开国元帅就有两人,开国将领更是有33人之多 。
并且在建国后,国防部长,空军司令,海军司令以及各大司令也是辈出可以说第四野战军撑起了中国军事国防的半边天。
也正是因为如此,的女儿林立衡才会特意写信给陈云同志, 希望能由他这个第四野战军的老同志出面来为第四野战军正名。
而陈云将这封信交给洪学智后,洪学智沉吟了许久,还是拒绝了这个任务。
正是因为洪学智作为第四野战军的老部下,他比其他人更加了解第四野战军的辉煌经历,所以才会拒绝,洪学智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这个重任。
陈云同志十分清楚洪学智心中的顾虑,因此十分恳切地为他讲述了目前的形势,并且回忆起他们在第四野战军过往的经历来打动洪学智。
1945年,洪学智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奉命带队前往东北地区。
在到达东北地区后,坚决贯彻和落实了的“建立和巩固东北地区根据地”的指示,在国民党的阻挠下打通了从承德到辽西地区的铁路,为我军后续的人员调动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在1946年洪学智担任了辽西副司令员,并且指挥了通辽、中长路阻击战、四平保卫战等著名战役。
后来又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三下江南的作战,并且取得了胜利。在这之后根数率部参加东北夏、秋、冬季三次攻势作战。
在夏季作战中先是全歼国民党新一军三十八师一一二团,又继续乘胜追击歼灭敌暂编第二十一师。
在四平保卫战中,更是率部与国民党军队鏖战15个昼夜。
在秋季作战中,更是直接击毙敌二师师长。 在他的指挥下,东北民主联军连续攻下辽阳,鞍山,营口等军事要地,受到了毛主席的嘉奖。
1948年11月洪学智带着部下参加了平津战役,封住了北平守军的海上逃跑之路,并且参加了天津攻坚战。
1950年洪学智发起了万山群岛战役,击沉4艘军舰,创下了以木帆船击沉军舰的奇迹。
洪学智最为让人称道的就是在朝鲜战争中为志愿军战士们建立起了一条坚实的后勤补给道路。
在朝鲜战场上,我军缺乏制空权保障,在美军的轰炸下和恶劣的天气环境下,洪学智随机应变,在种种不利条件下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而朝鲜战争的后勤保障经验也为我国后来的联勤保障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也正是如此,陈云同志看到了洪学智的细心与能力,决心要将这个任务交给他。
在陈云同志的劝说下,洪学智回忆起曾经在第四野战军浴血奋战的日子,最终同意了陈云同志的请求。
但是洪学智提出了一个条件:“我负责四野战史可以,但是需要老首长你来当总顾问,具体的事情交给我去做。”
陈云同志同意了这个请求,原本这个军史的编纂陈云同志想亲自负责但是由于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去完成第四野战军军史的编纂工作, 于是在深思熟虑下交给了洪学智。
再回到北京后, 洪学智立刻向中央申请进行第四野战军的 历史 编纂工作,并且申请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工作。
接到申请后高度重视,并且立刻批复了下来,任命陈云为总顾问,洪学智为编写领导小组组长,开始着手《中国第四野战军战史》的编纂工作。
在任务刚刚开始时,洪学智十分头痛。
因为当时第一,第二,第三野战军的军史编纂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而华野的军史也即将接近尾声。
但是由于 历史 原因,第四野战军军史的编纂工作几乎为零,并且许多资料遗失得十分严重。想要开始编纂工作,就要重新收集资料。
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洪学智只能再次找到陈云同志,和他商量该如何解决。
最终经过两个人的商议,他们决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四野战军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队伍逐渐壮大, 收编了许多投诚的国民党部队,人员构成十分复杂,因此在资料的收集上困难重重。
为了保证军史的顺利编纂,他们决定寻求沈阳以及广州的帮助。
通过第四野战军的行进路线和作战区域,将 历史 资料划分为东北战场和南方战场。
通过部队内部资料来填补缺失的部分。而对于平津战役和其他一些小型战役这是交给了中国军事科学院来负责整理。
对于一些模糊不清的 历史 资料则是通过寻访已经退伍的老战士,通过他们的口述来弄清当时发生了什么。
洪学智亲自带队前往各地进行寻访,而老兵们得知要编纂第四野战军的军史时十分激动,并且十分配合。
可惜的是陈云同志的身体条件每况愈下, 最终在1995年陈云同志因病去世, 没能看到第四野战军军史的编纂成功。
但是在陈云同志逝世前,留下了最后的嘱托: “对于第四野战军军史的编写工作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洪学智忍住内心的悲痛,坚持陈云同志去世前的嘱托,认真细致地把军史的编纂工作完成, 最终在1998年《中国第四野战军战史》编纂完成。
与四野的军史编纂工作先后结束的还有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
因为 历史 原因,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工作迟迟没有进行。
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也成为了陈云同志生前最大的愿望。
而在接到编纂军史的任务的同时洪学智就将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工作一并提交给了,并且获得了批准。
但是在纪念馆的筹建工作中,大家对于纪念馆的选址意见不一。
当时的主要负责人陈云同志和洪学智都想将平津战役纪念馆修建在天津地区 。
而工作组其他的同志则想要将纪念馆修建在北京地区。
因为平津战役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正是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得我国的解放速度大大加快。并且北京是首都,将纪念馆建在首都也更有纪念意义。
然而洪学智却认为,虽然修建在首都很有纪念意义,但是北京地区当时是和平解放的,没有发生大规模战役与抵抗。
而天津地区是平津战役的主战场,也是第四野战军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地方,因此修建在天津地区更为合适一些。
经过的多次讨论和认真研究决定,将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位置定在了天津。
1997年平津战役纪念馆修建成功,并举行了开馆仪式。整个平津战役纪念馆占地4.7万平方米,在陈云同志和洪学智的提议下,纪念馆免费面向所有人。
并且天津市政府将这里开辟成为全国首批科教基地。
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更好地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最为遗憾的是陈云同志在纪念馆建成之前就因病去世,没能看到这座他心心念念的纪念馆的建成。
洪学智最终没有辜负陈云同志的嘱托,完成了第四野战军军史的编纂工作与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让第四野战军曾经的辉煌得以重现在世人面前。
并且使得后人能够铭记当年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贡献,为后人的 历史 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 历史 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