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记录月食过程中月面亮度的变化

2.绍兴名人排行榜

3.月全食的来历 600字

4.古今的名人中 有谁是绍兴人

如何记录月食过程中月面亮度的变化

白沙南开乡天气预报今天_白沙南开乡天气预报

月全食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大都昏暗了,就是月全食。10年来中国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在2011年12月10日上演。届时,只要天气晴朗,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挂夜空的迷人景象。 相关天体2010年月全食2011年月全食 06月16日 12月10日 月全食是月食的月全食原理图一种,当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月食的时候,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约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形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1]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 全食全过程周馨(6张)月全食 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内时,在其前后均会发生月偏食与半影月食。月偏食 当月球只有部份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在其前后均会发生半影月食。半影月食 此时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的光度极轻微减弱,所以较不易为人注意。 注意:没有月环食。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食这种现象。月全食原理图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月全食示例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月全食,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3]月全食成因图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运行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 月食的时候,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十五前后)。要注意的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约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形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观测方法 月全食的观测方法月全食景象(10张):使用双筒望远镜或者天文望远镜,7倍以上就可以清晰地观看到。可以站到高处看,这样视野会很好。也可用肉眼直接观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就可以作以下两项月全食观察。记录过程 观察前准备一些观察用纸,纸上画有大圆,圆上按逆时针方向标出0°至360°,0°的位置表示月面的正北点。在月全食发生的过程中,每隔4分钟画一幅月食素描。这样做的结果即可得到一 套月全食全过程的食相图。亮度颜色 月食时月面的亮度和颜色可区分为以下5级:0级,非常暗淡,几乎看不见;1级,稍亮,呈黑**,细节难以区分;2级,微亮,呈黑红色或棕**,中心有些暗斑,外侧相当明亮;3级,呈砖红色,能看见月面细节,但很模糊;4级,呈铜红色,非常明亮,外侧很亮,略有蓝色,可看到大的细节。观察月全食时,要对月面的亮度和颜色的级别作出判断,并记录下来。同时也要记录当时的天气情况。 Danjon 月全食光度分级 L=0 深黑色 (食甚时,月球几乎肉眼看不见)月全食的观测 L=1 黑带有灰或者棕色 (分辨细节有困难) L=2 深红或锈红色 (本影中心深黑色但较光亮) L=3 砖红色 (本影边缘光亮或带**) L=4 明亮橙红色 (明亮本影,边缘带蓝色) Fischer月全食光度分级 2 肉眼可见月海及主要环形山,其它细节须用小形双筒望远镜(口径4 cm 以下)才可看见 。 1 须要口径5cm 至15cm 的望远镜才可见细节 0 须要15cm 以上口径望远镜才可见细节 这两项数据很重要,在做月全食正式观测时需要将这两项参数写到报告里 月全食对于靠太阳照射太阳能帆板供电的人造天体有一定的影响。例如2007年10月24日月全食景观升空的中国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就在2008年2月底面临首次月全食的考验,迎接暂时的“能源”危机和 低温考验。当月全食发生时,整个月球以及绕月卫星都会“钻”进地球的巨大身影中,估计有3~4个小时照不到阳光。由于“嫦娥一号”目前主要靠太阳照射太阳能帆板供电,尽管卫星上装有蓄电池,但蓄电池只能保障短时间供电。在这段时间里,卫星上的个别科学设备将暂时关机,让身在太空的“嫦娥”尽可能“节衣缩食”,确保挺过难关。月食过后,再进行开机控制。整体而言,月食对“嫦娥一号”卫星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编辑本段历史 古时候,人们不懂得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样,对月食也心怀恐惧。外国有人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月全食瞬间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著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早在1881年前,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就弄清了月食原理。[4] 公元前4世纪,亚里土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和公元前2世纪的伊巴谷(Hipparchus)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一地球一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 古代中国与非洲民间认为月食是“吞月”,必须敲锣打鼓才能赶走。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前3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Hipparchus)都提出过通过月食来测定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编辑本段传说食月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公子。生性好佛,为人善良。十分孝顺母亲,但是,目连之母,身为娘娘,生性暴戾,为人好恶。 有一次,目连之母突然心血来潮,想出了一个恶主意:和尚念佛吃素。要作弄他们一下,开荤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说是素馒头,要到寺院去施斋。目连知道了这事,劝说母亲不听,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准备了三百六十只素馒头。藏在每个和尚的袈裟袖子里。目连之母来施斋,发给每个和尚一个狗肉馒头。和尚在饭前念佛时,用袖子里的素馒头将狗肉馒头调换了一下,然后吃了下去。目连之母见和尚们个个吃了她的馒头,“嘿嘿”拍手大笑说:“今日和尚开荤啦!和尚吃狗肉馒头啦!”方丈双手合十,连声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事后,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在寺院后面用土埋了。 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将目连之母打下十八层地狱,变成一只恶狗,永世不得超生。目连是个孝子,得知母亲打入地狱。他日夜修炼,终于成了地藏菩萨。为救母亲,他用锡杖打开地狱门。目连之母和全部恶鬼都逃出地狱,投生凡间作乱。玉帝大怒,令目连下凡投身为黄巢。后来“黄巢八百万”,传说就是来收这批从地狱逃出来的恶鬼。 [5] 月全食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逃出地狱后,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窜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帐。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吞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世界。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阳,也将太阳一口吞下去。不过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最怕锣鼓、燃放爆竹,吓得恶狗吞下的太阳、月亮,又只好吐了出来。太阳、月亮获救后,又日月齐辉,重新运行。恶狗不甘心又追赶上去,这样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蚀和月蚀。民间就叫“吃太阳”,“吃月亮”。直到现在,每逢日蚀、月蚀时,不少城乡百姓还流传着敲锣击鼓、燃放爆竹来赶跑的习俗。相关天体 从东晋郭璞开始,把《山海经》里记载的“”、“天犬”解释为星了。郭璞在注释中引《周书》云:“所止地尽倾,余光烛天为流星,长数十丈,其疾如风,其声如雷,其光如电。吴楚七国反时,犬过梁国者是也。” 清代学者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指出,《山海经》里的“天犬”、“”都是兽名,“郭注以星当之,似误也”。正因为郭璞的错误注释,“”、“天犬”才升天为星,也就各地月全食景象(8张)成为民间崇拜的神了。 星又称“犬星”,就是苏轼写的“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星。星是天上较亮的恒星,只有太阳、月亮、金星、木星、火星等比它亮。当它接近地平线时,常闪烁着多彩的光芒。郭璞的描绘正符合这一表征。 有人说星是天犬的鼻子,有的认为是犬的眼睛。狗是人们的好伙伴,“”却是人们畏惧的凶神恶煞。看见它吉少逆多,有损伤、、开刀等血光之灾。清毕沅的《续资治通鉴》载,至正六年(1346年),司天监奏:“星坠地,血食人间五千日,始于楚,遍及齐、赵,终于吴,其光不及两广。”后天下之乱,皆如所言。编辑本段2010年月全食 2010年12月21日,精彩绝伦的月全食将现身冬日天宇,很多人都想目睹此次“吞月”的盛况。天文专家表示,遗憾的是,中国公众很难拍到记录月食完整发生过程的“糖葫芦串”像。 中国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说,21日发生的这次月全食,北京时间12月21日13时28分,月球就将进入半影;14时32分初亏,月食正式开始,但此时对于中国全境来说月球还在地平线以下,无法观测。16时17分食甚,即月球进入月全食过程地球本影最深处时,中国有少数部分地区可以观测。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轮暗红色的月亮从东方升起。 到16时54分生光,即月球开始离开地球本影,此时东北、华北北部和山东半岛月亮已经升起,以上地区的公众可以找个东北方向无遮挡的地方欣赏月偏食。此时可以连续拍摄到月亮逐渐从地球的本影当中挣脱出来的照片。18时02分复圆,月亮完全离开地球本影,全食宣告结束。本次全食最大食分1.261。 赵之珩表示,本次月全食,对于中国的观测者来说很难观测到整个过程,月食发生时正值中国白天,公众只能等到日落之后欣赏月偏食了。 “虽然本次月全食对于中国来说观测条件并不理想,但2011年还会有两次我国可见的月全食发生,分别在6月16日和12月10日,其中12月10日那次中国可以看到全食的全过程。有兴趣的公众不妨把这次观测当做一次预演,为明年做好准备。”赵之珩提醒说。[6] 编辑本段2011年月全食 06月16日 2011年的两次月全食,中国的观测条件都不错。特别是12月10日的那次,是近年来少有的中国全境可见整个过程的月全食。而6月16日,是公众一次实际演练月全食观测的好机会。对于全球来说,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南极洲都能观测到6月16日的这次月全食。其中能全程可见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西部和非洲东部,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可以观测到带食月落。2011年6月份月全食可见区域图 [7]通常,公众用食分来表示月食发生过程中,月球进入地球本影的深度。准确地说,就是地球本影角半径Re与月面角半径Rm之和减去地影和月面中心的角距离l, 再与月面角直径2Rm之比。一次月食过程中,食分最大的时刻就是食甚。首先,月全食发生时,食分一定会大于等于1。而且根据日、地、月三者的大小和彼此间距离,公众可以计算出月全食理论上的最大食分在1.85左右。本次月全食最大食分为1.705,比较接近理论的极值,是近几年食分最大的一次月全食。 食分较大,全食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6月16日的这次月全食,食既为3时22分,生光为5时03分,全食将持续1小时41分。虽然时间充足,但实际的观测还将是非常紧张的。以北京地区为例,当天日出大约在4时50分,因此不到生光月球就会落下。况且在日出前的一个多小时内,大气散射的日光就会增亮背景天光。而食甚时(北京时间4时13分)月球的地平高度只有5°多了,因此原本就很暗弱的红月亮将会更加不明显。在北京,食既时刻的月球地平高度还有将近13°,虽然已过天文晨光始半个小时,但天还不会太亮。因此,对于想拍摄月全食的朋友来说,大家还是要做好充分准备,争分夺秒进行观测。2011年6月份月食全过程图 [8]良好的天气情况是成功观测月全食的前提条件,当然除了关注天气预报以外,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对于中国东部地区来说,本次带食月落的观测最好在一个西南方向尽量少遮挡的地点进行。虽然月球地平高度较低对观测有不利的影响,但同时也为大家拍摄带地景的月全食照片提供了宝贵机会。因此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观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物,都是很好的素材。如果你想拍摄近处人物与月全食的合影的话,可以适当使用闪光灯补光。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可以观测到此次月食。月球进入地球本影全食开始,直至月球落入地平线以下全食仍未结束,将出现带食而落的景象。中国可观赏这次月全食的时间是:初亏凌晨2时23分;食既3时22分;食甚4时13分,最大食分1.705;生光5时03分;复圆6时03分。 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的折射,可能使地球上的人观察月亮时,能看见红色、棕色和“黑色”的月球。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反向散射蓝光,能使其在地球上观测时呈现红色。 报道指,这次地球上不少人所看见的月亮可能是血红色,红月将持续100分钟左右。由于英国当天的日落要到晚9时19分左右才结束,英国天文爱好者也看不见月食的初期阶段。 1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将发生在6月16日凌晨2时23分,4点前后,月亮还会“脸红”。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对于四川来说,天气将是观测的关键因素。届时只要天气晴朗,中国西部、西南部分地区可见全过程。[9]英国夏令时6月15日下午6时24分左右(北京时间16日凌晨2时24分),自2000年以来历时最长的月全食将发生,全球多个地区如半个非洲、中东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中部等地区以及澳大利亚西部的人们均可以观察到这次月全食。 月球进入地球本影全食开始,直至月球落入地平线以下全食仍未结束,将出现带食而落的景象。中国可观赏这次月全食的时伊斯兰堡拍摄到的月食景象间是:初亏凌晨2时23分;食既3时22分;食甚4时13分,最大食分1.705;生光5时03分;复圆6时03分。 据介绍,6月16日的月食将是2000年以来时间最长的月全食。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的折射,可能使地球上的人观察月亮时,能看见红色、棕色和“黑色”的月球。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反向散射蓝光,能使其在地球上观测时呈现红色。 报道指,这次地球上不少人所看见的月亮可能是血红色,红月将持续100分钟左右。由于英国当天的日落要到晚9时19分左右才结束,英国天文爱好者也看不见月食的初期阶段。[10]2011年6月16日在伊斯兰堡拍摄到的月食景象。如果天气晴好,欧洲局部地区、非洲、亚洲中部和澳洲的天文爱好者都能观看到这次月全食。这是2011年的第一次月全食,也是近1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12月10日 从食既到生光,全食时间有51分钟 [11] 据介绍,这次月全食是继2001年1月10日之后,中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之所以说观测条件好,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几乎全境可以观测到此次月全食,这也是本次月全食最大的特点;二是月全食发生时间适合中国公众观测,可以欣赏到整个月全食发生的过程。 一次月全食有初亏、食既、生光、复圆等几个重要时间点。本次月全食的初亏为北京时间12月10日20时45分,食既为10日22时06分,生光时刻为10日22时57分,复圆则发生在11日0时17分。其中,食既到生光为全食阶段,这意味着,对于观测者而言最精彩的全食时间有51分钟。月全食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南开大学教授苏宜介绍说,本次月食发生的时间,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都非常利于观测,不仅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当天恰逢周六,又是发生在上半夜,再加上冬季晴天率高、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图大气透明度好。如果当地天气好,可以清晰地看到月食的全过程。 月全食时,为什么月亮呈暗红色? 月食这一天象是如何发生的? 王思潮介绍说,地球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有一条阴影,月球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球的阴影中,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月食就形成了。如果月球整个进入地球的影子,发生的就是月全食。 发生月食的条件是月球必须位于地球的背日方向(地影所在的方向)。这在一个朔望月内,只有逢“望”的日期,才有可能。因此,月食总是发生在满月的时候。当然,大多数望日不发生月食。这是因为要发生月食的天象,还须日月的黄纬相等(或相近)。 月全食时,月亮并不会完全消失,而会呈现暗红色。这是为什么? 王思潮解释说,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成的。当太阳光经过地球上的大气层被折射到地球背后影子里去的时候,它们都受到大气层中极其微小的大气分子的散射和吸收。 黄、绿、蓝、靛、紫等色的光波比较短,在大气中受到的散射影响比较大,它们大部分都向四面八方散射掉了;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散射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所以,在月全食时,公众看到的月亮是暗红色的。 专家支招拍摄“月食葫芦串” 观看月全食,最好能使用小型天文望远镜。有兴趣的公众可到各地天文学会或天文馆、科技馆进行观测。另外,上海天文台、中国科普网等将对本次月全食进行或网络直播,有兴趣的公众可以关注。 专家建议,爱好天文摄影的公众,不妨提前准备好相机迎接这次月全食。拍摄时最好使用焦距长一点的镜头,用三脚架固定相机,通过快门线,适当加大曝光时间。如能选取一些有特色的背景物,比如高塔、古建筑等,将更有观赏价值。 而要想拍摄“月食葫芦串”,就需选用能连续在同一幅画面中多次曝光的相机和广角镜头,并准备好三脚架来固定相机,事先计算好多长时间(通常15分钟-20分钟)拍一次,就可以拍到了。 据介绍,今年是我国的月全食高发年,共有两次月全食,分别在6月16日和12月10日上演。但2011年以后,2012年-2017年,中国公众仅能欣赏到两次月全食天象,它们分别发生在2014年10月8日和2015年4月4日。 不过,2018年中国将迎来又一次月全食高发年。与2011年一样,这一年里中国公众也可以欣赏到两次月全食,分别发生在1月31日和7月28日。

绍兴名人排行榜

任颐(1840~1895),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字伯年。清绍兴山阴人。父鹤声,善工丹青。幼年就得到其父指授。咸丰三年(1853)赴上海扇庄学徒,后得任熊、任薰教授,初显画名。十一年,太平军入浙东,攻克绍兴,则参加太平军,充旗手。太平军败后,移居宁波,隐于民间,重操画笔,结识画家任渭长。中年以后定居上海,以卖画为生。1884年,小刀会在上海起义,为小刀会“点春堂”作“观刀图”,颇具影响。先后结交当时书画名家吴昌硕、蒲华、王秋年、蒋石鹤、吴友如等。画法师承陈洪绶、华岩,又受八大山人朱耷影响,擅画花鸟山水、人物。重写生,钩勒、点簇、泼墨交互施用,别具一格;赋色鲜活明丽,笔墨不多而形象生动活泼;精肖像画,喜用中锋,浅描淡染,寥寥数笔而神情逼真,执法独到,画风在江南一带影响极大,与任熊、任薰、任预并称画坛任门“四杰”。现存作品颇丰:《野塘两石》、《芭蕉绣球》、《紫藤鸳鸯》、《池塘睡鸭》、《黄花红叶》、《鸡》、《秋雨梧桐》、《落花飞燕》、《讥看天图》、《沙馥小像》、《五谷丰登》、《钟馗》、《倒骑驴图》、《牧牛图》等。其女任霞,子任堇,均工诗文、书画。光绪二十一年(1895)卒,年五十六。《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原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定居会稽山阴。出身贵族,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伯王导,晋元帝时丞相。其幼时言语迟钝,及长始显才华。性坦率,不拘礼节,有“坦腹东床”佳话。初仕为秘书郎,累官至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当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朝廷赋役繁重,吴会更甚,每上疏争之,多被听纳。羲之淡泊名利,雅好养性,初渡浙江,便有终仕之志。朝廷爱其才,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后称病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善作文、工书法。原师事钟繇,但博众家之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妍美流畅之风格。

羲之七子:献之、凝之、徽之均善书,尤以第七子献子成就最著。相传现存兰亭“鹅池”碑,“鹅”字为羲之所书,“池”字为献之所续,世称“父子碑”。著有《王羲之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右军集》传世。因其书法而得名之遗迹,尚存兰亭、笔飞弄、笔架桥、题扇桥、躲婆弄等。羲之舍宅为寺之戒珠寺,现辟为纪念馆。《晋书》有传。

汤绍恩字汝承,号笃斋,四川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十四年由户部郎中迁德安知府,寻移绍兴知府,累官至山东右布政使。后致仕归,年九十七卒。汤为人宽厚俭朴,内服疏布,外以父所遗旧袍袭之。为政持大体,不事苛细,不以廉自炫。知绍兴后,新修学宫,广设社学,缓刑罚,恤贫弱,旌节孝,济灾荒,深得绍兴人民爱戴。

文种名会,字伯禽、子禽,春秋楚之邹人。公元前494年,句践败于夫椒,使文种议和,成。句践入质吴国,命种守越。种焦思竭力,恢复生产,治理国政。“外守疆土之界,内修耕战之备,无遗荒土,百姓亲附”。句践归国,问政于种,种曰“爱民而已”。“利之无害,成之无败,生之无杀,与之无夺。”“无夺民所好,则利也。民不失其时,则成之。省刑去罚,则生之。薄其赋敛,则与之。”“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其子,如兄之爱其弟,闻有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越王乃缓刑薄罚,省其赋敛。于是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种又献伐吴“九术”(《史记》作“七术”):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句践仅用三术而灭吴。

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曾致书种,劝其应识“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之大势,早日离越。种不忍而称病不朝。人诬其作乱,越王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伏剑自杀。赐葬卧龙山,故名种山。现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府山望海亭东侧有文种墓。《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均有载。

秋瑾(1875~1907),女,原名闺瑾,字玉贞,小字玉姑,后易名瑾,字璇卿,号竞雄、鉴湖女侠,别号汉侠女儿,另署秋千。祖籍绍兴山阴漓渚(福全)人,出生于福建闽候县。自幼喜好诗文,尤慕剑侠,豪爽奔放。稍长,随四表兄习棍棒拳术、骑马击剑,性格倔强。

秋瑾目睹清廷腐败和民族危难,遂荫生“置生死于不顾”,献身救国之志。三十年,冲破家庭束缚自筹旅费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实践女学校学习,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七月再赴日本,经黄兴介绍,在日本会见,加入同盟会,并被推为同盟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主盟人。因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规则”,年底回国。三十三年初,接任绍兴大通体育师范学堂督办。“大通”名义上是培养小学体育师资,实际上是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干校。l~6月间,一面与教员王金发、竺酌先等在和畅堂秋瑾制定秘密;一面派亲信去诸暨、嵊县、新昌、义乌、金华、丽水等地联络会党。多次往来于上海、杭州,在浙江新军和杭州武备学堂、弁目学堂中发展同盟会组织,吸收光复会员,曾亲拟《光复军军制稿》,在杭州白云庵召集浙江各地会党,正式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商定五月下旬浙、皖联合起义会攻南京。因叛徒告密,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仓促起义,失败。7月13日(六月初四),清派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入狱。于初六日(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年仅33岁。次年,好友吴芝瑛、徐自华按照烈士生前愿望,几经周折,遂将其遗骨葬于杭州西冷桥畔。

辛亥革命后,亲笔为秋瑾题写“巾帼英雄”四个大字,并书楹联一副:“江沪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民国十九年(1930)在古轩亭口建“秋瑾烈士纪念碑”,府山之巅建“风雨亭”以志纪念。建国后,辟秋瑾故居为“秋瑾纪念馆”,定“秋瑾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瑾烈士纪念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 (188l~1936),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才,鲁迅为其主要笔名。绍兴城区都昌坊人。祖父周介孚,清翰林院庶吉士;父周伯宜,秀才,屡试不中;母鲁瑞,绍兴县孙端镇安桥头村人。兄弟3人,鲁迅兄长,次作人,幼建人。

鲁迅7岁上本家私塾读《鉴略》,12岁进“三味书屋”,师寿镜吾读《四书》、《五经》。光绪十九年(1893)秋,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下狱,鲁迅先后到绍兴县皇甫庄和小皋埠舅家避难。二十年(1894)父病不起,常常出入当铺和药店,为医治父病而到处奔波,家道渐由小康坠入困顿而受人白眼。期间鲁迅和农民及农民子弟有较多接触,因而激起对“上流社会的堕落”之憎恨和对“下层社会的不幸”之同情。

光绪二十四年5月,鲁迅母尽家中所有为其凑足18元盘川,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铁路矿务学堂,二十七年毕业。二十八年2月以官费留学日本。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文和普通科,课余积极参加领导之革命活动。三十年9月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后因痛感学医并不能改变国民精神,于是弃医从文。三十二年至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等国文学作品。三十四年加入光复会。宣统元年(1909)夏回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职。二年7月,回绍兴,任绍兴府中学堂(今绍兴一中)监学兼博物教员。辛亥革命成功后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民国元年(1-912)2月,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教育部任部员,5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8月任教育部佥事。六年因张勋复辟辞职。七年1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同年4月,始以“鲁迅”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九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积极组织和支持《语丝社》、《未名社》等进步社团,培养青年作家,促进新文化发展。在女师大“风潮”、“五卅”、“三.一八”惨案等重大政治斗争中,冒着生命危险,写下许多如“匕首”、“投枪”之杂文。十五年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通缉。9月南下厦门,任厦门大学教授。十六年1月被广州中山大学聘为文学系主任,后兼教务主任。4月,为营救被捕学生无效愤而辞职。“四●一二”,对鲁迅触动很大,思想由进化论发展到阶级论。10月抵上海,与许广平同居,从此定居于上海。

鲁迅在上海10年,认真研究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十九年起先后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团结左翼文艺工作者,并以杂文为武器,抨击国民党统治,写下《二心集》、《南腔北调》等10余本杂文集和《朝花夕拾》、《野草》等散文集。

夏禹《史记-夏本纪》载:禹为黄帝轩辕氏之玄孙,姓姒,名文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悳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禹治水有功,初被封为夏伯,故称“伯禹”。后受舜禅,禹制贡法,根据各地出产确定应纳贡品,名曰“定贡”。为志禹功,《尚书》以《禹贡》名篇。主张“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曾向帝舜献“九功惟叙,九叙惟歌”之谋,舜善其言,赞禹功为“地平天成,万世永赖”。其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竺可桢 (1890~14),又名绍荣、烈祖、兆熊,字藕舫,绍兴会稽东关(今属上虞市)人。光绪二十年(1894)入东关镇敬义小学。三十一年5月,进绍兴东湖通艺学堂,半年后考入上海澄衷学堂,三十三年转入复旦公学。宣统元年(1909)考入河北唐山路矿学校,二年毕业。后考取第二次“庚子赔款”赴美国留学公费生,入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民国二年(1913)毕业,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学习气象。五年,在美国加入任鸿隽、杨杏佛等发起之“中国科学社”,任《科学月刊》编辑。七年秋,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应聘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地理学和气象学。九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前身)地理系主任。十四年,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任该馆编辑。十五年,到天津南开大学教地理学和气象学。十六年,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聘筹建气象研究所,次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立南京气象台,开展气象研究,奠定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基础。十九年起彻底结束中国领土和海域之天气预报由外国人发布之历史。二十二年4月,委任为中国出席第五届太平洋科学会议代表。二十五年4月起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解放。学校几度搬迁,在十分艰难条件下,始终依靠师生,坚持“求是”校训,并亲自撰写《求是精神和牺牲精神》一文,提倡追求真理,不怕牺牲之精神,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使学校发展成为全国著名大学。抗日战争期间,率领浙江大学师生西迁,转辗赣、湘、两广到达遵义,被誉为“文军的长征”。三十五年,迁回杭州。在反内战、反饥饿斗争中,积极支持于子三等进步学生的爱国行动,公开揭露派于子三真相。次年7月,当选为党团合并后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三十七年3月,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竺可桢

解放前夕,断然置国民党要其赴台湾之种种威胁利诱于不顾,奔赴上海。1949年7月,赴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学部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常务理事、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球物理年国家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1962年6月,加入中国***。

竺可桢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致力于许多学科研究,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在气候变迁、物候、农业气候、自然区划和科学史等方面皆有卓越见解和杰出贡献,曾发表论文240余篇。从1936年1月1日起到14年2月6日逝世前一天止,气象日记无一日间断,共计800万字。1955年至1960年间,虽年事已高,仍经常到西北黄土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考察。主要论著有《台风中心的若干新事实》、《远东台风的新分类》、《中国气流之运行》、《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的关系》、《论我国气候的若干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物候学》、《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的亚热带》、《东亚天气类型的初步研究》等,已辑有《竺可桢文集》。《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王冕 (1310—1359),宇元章,浙江诸暨人。他是元末文坛有影响的诗人,又是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的诗常流露出对元朝统治的愤懑情绪,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怀,自认喜写“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视当时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会稽九里山,自筑“梅花屋”,种粟养鱼,以清贫生活了其馀生。

范蠡字少伯,又称范伯,春秋末楚国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一带)人。出身贫寒,微时“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任宛令时,与之交。后同至越国出仕,俱为著名大夫。

公元前494年,句践伐吴,范蠡谏阻,不听,遂遭失败。退保会稽山后,献卑身厚赂,乞成于吴之计,订城下之盟。范蠡随句践质吴三年,夫差劝其弃越投吴,委以重任,范不为动。含垢忍辱,卑辞厚赂,终于使句践化险为夷,平安返越。及归国,与文种鼎力辅佐越王。句践奋发图强,筑城立廓,发展生产,以俟时机。蠡倡“道”、“气”,主“恒”、“常”,重“持盈”、“定倾”、“节事”,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时势必有盛衰,顺其自然,待机而动,才能取胜。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兴越灭吴,完成句践称霸大业,使越国成为强国。

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乘舟浮海,离越适齐,化名“鸱夷子皮”,经商治产,获利千万,受任齐相。后弃官散财,间行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逐什一之利,复赀累千万,自号陶朱公。范蠡著作甚丰,惜大多散佚,仅存《养鱼经》,为我国最早内塘养鱼专著。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供世人瞻仰。《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有专记、《史记-货殖列传》有载,《越绝书》、《吴越春秋》述其详。

蔡元培 (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十六年会试贡士,未殿试。十八年补殿试,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并以《晨报》为阵地,提倡民权,宣传排满革命。三十年冬与陶成章、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被推为会长,次年加入同盟会。三十年赴德国留学。

民国元年(1912)任南京临时教育总长,主张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民国二十一年(1932)与、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员。二十九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句践 (约前520~前465),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句践元年(前496),吴王阖闾兴师伐越。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阵呼而自刭”,一举打败吴军,射伤吴王。吴王阖闾临终告诫儿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接位后,遵照遗训,日夜勤兵,矢以报越。句践得悉,主张“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告,勿听,被夫差“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今吴县椒山)。”句践率残兵五千,退守会稽山上。夫差追而围之。句践以“卑辞厚礼以遗”之计,派文种向吴求和。初,吴王夫差纳伍子胥之谏,勿许。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文种谏而献“以美女宝器厚赂吴太宰嚭”之策,终于使夫差同意赦越,罢兵而归。

句践五年(前492)五月,句践夫妇偕范蠡入质于吴,囚于石室。“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句践斫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问疾尝粪”,博得夫差欢心,得赦归国。

句践七年(前490)归越,卧薪尝胆,誓复吴仇。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自奉极微,出不敢奢,入不敢侈;内修其德,外布其道;充实府库,垦其田畴;缓刑薄罚,省其赋敛;奖励生育,训练士兵。纳相国范蠡建议,选四达之地筑城立廓,以图霸王之业。先建小城,后建大城。于是人民殷富,社会安定,士民皆欲与报吴耻。

句践十五年(前482),吴王夫差北会诸侯于黄池,太子留守,国内空虚。句践发兵四万,亲率君子(亲兵)六千伐吴。败吴师,获太子友,破吴都,焚姑胥台。夫差请和,句践自度未能灭吴,许之。句践十九年,再度伐吴,战于笠泽,三战三胜。二十一年再次伐吴,围攻三年,夫差求和不成自杀,终于句践二十四年(前473)灭吴雪耻。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又字凌台,号雨田,清绍兴山阴天乐乡(今属萧山市)人。生于行伍之家,幼好读书,颖悟过人,后从父习武。读《宋史-岳飞传》至“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时,谓人曰:“此举其大者而言耳,非谓武将可以爱钱也。”读《明史-周遇吉传》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嘉庆二十四年(1819)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武进士,七年署黄岩镇水师中营守备。巡洋遇盗艇,以灭灯诈为商船诱盗近舟,力擒剧盗陈兆龙等9人。二十一年(1841)正月,伊利布令定海镇总兵交涉归还定海,释安突得事。葛坚持先归地后释俘,迫使英军就范,撤离定海。八月,英将朴鼎查再犯定海,葛约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分守晓峰岭、竹山门,而自以主将据冲要挡敌。十二日英船29只闯入竹山门,葛在土城亲燃大炮击断其头桅,英军遁出。又令游击张绍廷迎头截击,英军退走,得旨嘉奖,赏提督衔。适夜英军复大至,虽力战,然敌军仍盛,飞书大营请援,弗许。云飞秘不发,加意抚慰士卒。天雨,霪潦中屡战挫败,激战6昼夜,仅啖饼数枚,战士亦然。最后敌攻破竹山门,薄土城,葛率部卒200余人持刀步战2里许,格杀无算。身受40余创,炮洞胸背,仍挥刀杀敌。终因多次中弹,依崖而殒,壮烈殉国。义勇徐保夜负葛尸,以小舟渡抵镇海。宣宗挥泪下诏,颁金治丧,以提督例恤,谥壮节,葬于今萧山所前乡三泉王村黄湾寺北。

葛云飞文武双全,著军事著作多种,有《名将录》、《制械要言》、《制药要言》、《水师缉捕管见》、《全浙沿海险要图说》及诗词若干卷存世。事母孝,母亦知大义,丧归,一恸而止,曰:“吾有子矣!”《清史稿》有传

://blog.sina.cn/u/49c5c56d0100050m

月全食的来历 600字

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大都昏暗了,就是月全食。10年来中国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在2011年12月10日上演。届时,只要天气晴朗,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挂夜空的迷人景象。

目录

简介

类型月全食

月偏食

半影月食

过程

成因

观测观测方法

记录过程

亮度颜色

光度

影响

历史

传说食月

相关天体

2010年月全食

2011年月全食06月16日

12月10日

简介

类型 月全食

月偏食

半影月食

过程

成因

观测 观测方法

记录过程

亮度颜色

光度

影响

历史

传说

食月 相关天体2010年月全食2011年月全食

06月16日 12月10日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月全食是月食的月全食原理图

一种,当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月食的时候,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约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形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1]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2]

编辑本段类型

全食全过程周馨(6张)月全食

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内时,在其前后均会发生月偏食与半影月食。

月偏食

当月球只有部份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在其前后均会发生半影月食。

半影月食

此时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的光度极轻微减弱,所以较不易为人注意。 注意:没有月环食。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食这种现象。月全食原理图

编辑本段过程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月全食示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月全食

,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编辑本段成因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3]月全食成因图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运行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 月食的时候,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十五前后)。要注意的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约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形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

编辑本段观测

观测方法

月全食的观测方法

月全食景象(10张):使用双筒望远镜或者天文望远镜,7倍以上就可以清晰地观看到。可以站到高处看,这样视野会很好。也可用肉眼直接观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就可以作以下两项月全食观察。

记录过程

观察前准备一些观察用纸,纸上画有大圆,圆上按逆时针方向标出0°至360°,0°的位置表示月面的正北点。在月全食发生的过程中,每隔4分钟画一幅月食素描。这样做的结果即可得到一 套月全食全过程的食相图。

亮度颜色

月食时月面的亮度和颜色可区分为以下5级:0级,非常暗淡,几乎看不见;1级,稍亮,呈黑**,细节难以区分;2级,微亮,呈黑红色或棕**,中心有些暗斑,外侧相当明亮;3级,呈砖红色,能看见月面细节,但很模糊;4级,呈铜红色,非常明亮,外侧很亮,略有蓝色,可看到大的细节。观察月全食时,要对月面的亮度和颜色的级别作出判断,并记录下来。同时也要记录当时的天气情况。

编辑本段光度

Danjon 月全食光度分级 L=0 深黑色 (食甚时,月球几乎肉眼看不见)月全食的观测

L=1 黑带有灰或者棕色 (分辨细节有困难) L=2 深红或銹红色 (本影中心深黑色但较光亮) L=3 砖红色 (本影边缘光亮或带**) L=4 明亮橙红色 (明亮本影,边缘带蓝色) Fischer月全食光度分级 2 肉眼可见月海及主要环形山,其它细节须用小形双筒望远镜(口径4 cm 以下)才可看见 。 1 须要口径5cm 至15cm 的望远镜才可见细节 0 须要15cm 以上口径望远镜才可见细节 这两项数据很重要,在做月全食正式观测时需要将这两项参数写到报告里。

编辑本段影响

月全食对于靠太阳照射太阳能帆板供电的人造天体有一定的影响。例如2007年10月24日月全食景观

升空的中国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就在2008年2月底面临首次月全食的考验,迎接暂时的“能源”危机和 低温考验。当月全食发生时,整个月球以及绕月卫星都会“钻”进地球的巨大身影中,估计有3~4个小时照不到阳光。由于“嫦娥一号”目前主要靠太阳照射太阳能帆板供电,尽管卫星上装有蓄电池,但蓄电池只能保障短时间供电。在这段时间里,卫星上的个别科学设备将暂时关机,让身在太空的“嫦娥”尽可能“节衣缩食”,确保挺过难关。月食过后,再进行开机控制。整体而言,月食对“嫦娥一号”卫星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

编辑本段历史

古时候,人们不懂得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样,对月食也心怀恐惧。外国有人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月全食瞬间

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著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早在1881年前,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就弄清了月食原理。[4] 公元前4世纪,亚里土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和公元前2世纪的伊巴谷(Hipparchus)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一地球一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 古代中国与非洲民间认为月食是“吞月”,必须敲锣打鼓才能赶走。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前3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Hipparchus)都提出过通过月食来测定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

编辑本段传说

食月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公子。生性好佛,为人善良。十分孝顺母亲,但是,目连之母,身为娘娘,生性暴戾,为人好恶。 有一次,目连之母突然心血来潮,想出了一个恶主意:和尚念佛吃素。要作弄他们一下,开荤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说是素馒头,要到寺院去施斋。目连知道了这事,劝说母亲不听,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准备了三百六十只素馒头。藏在每个和尚的袈裟袖子里。目连之母来施斋,发给每个和尚一个狗肉馒头。和尚在饭前念佛时,用袖子里的素馒头将狗肉馒头调换了一下,然后吃了下去。目连之母见和尚们个个吃了她的馒头,“嘿嘿”拍手大笑说:“今日和尚开荤啦!和尚吃狗肉馒头啦!”方丈双手合十,连声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事后,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在寺院后面用土埋了。 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将目连之母打下十八层地狱,变成一只恶狗,永世不得超生。目连是个孝子,得知母亲打入地狱。他日夜修炼,终于成了地藏菩萨。为救母亲,他用锡杖打开地狱门。目连之母和全部恶鬼都逃出地狱,投生凡间作乱。玉帝大怒,令目连下凡投身为黄巢。后来“黄巢八百万”,传说就是来收这批从地狱逃出来的恶鬼。 [5] 月全食

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逃出地狱后,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窜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帐。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吞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世界。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阳,也将太阳一口吞下去。不过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最怕锣鼓、燃放爆竹,吓得恶狗吞下的太阳、月亮,又只好吐了出来。太阳、月亮获救后,又日月齐辉,重新运行。恶狗不甘心又追赶上去,这样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蚀和月蚀。民间就叫“吃太阳”,“吃月亮”。直到现在,每逢日蚀、月蚀时,不少城乡百姓还流传着敲锣击鼓、燃放爆竹来赶跑的习俗。

相关天体

从东晋郭璞开始,把《山海经》里记载的“”、“天犬”解释为星了。郭璞在注释中引《周书》云:“所止地尽倾,余光烛天为流星,长数十丈,其疾如风,其声如雷,其光如电。吴楚七国反时,犬过梁国者是也。” 清代学者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指出,《山海经》里的“天犬”、“”都是兽名,“郭注以星当之,似误也”。正因为郭璞的错误注释,“”、“天犬”才升天为星,也就

各地月全食景象(8张)成为民间崇拜的神了。 星又称“犬星”,就是苏轼写的“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星。星是天上较亮的恒星,只有太阳、月亮、金星、木星、火星等比它亮。当它接近地平线时,常闪烁着多彩的光芒。郭璞的描绘正符合这一表征。 有人说星是天犬的鼻子,有的认为是犬的眼睛。狗是人们的好伙伴,“”却是人们畏惧的凶神恶煞。看见它吉少逆多,有损伤、、开刀等血光之灾。清毕沅的《续资治通鉴》载,至正六年(1346年),司天监奏:“星坠地,血食人间五千日,始于楚,遍及齐、赵,终于吴,其光不及两广。”后天下之乱,皆如所言。

编辑本段2010年月全食

2010年12月21日,精彩绝伦的月全食将现身冬日天宇,很多人都想目睹此次“吞月”的盛况。天文专家表示,遗憾的是,中国公众很难拍到记录月食完整发生过程的“糖葫芦串”像。 中国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说,21日发生的这次月全食,北京时间12月21日13时28分,月球就将进入半影;14时32分初亏,月食正式开始,但此时对于中国全境来说月球还在地平线以下,无法观测。16时17分食甚,即月球进入月全食过程

地球本影最深处时,中国有少数部分地区可以观测。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轮暗红色的月亮从东方升起。 到16时54分生光,即月球开始离开地球本影,此时东北、华北北部和山东半岛月亮已经升起,以上地区的公众可以找个东北方向无遮挡的地方欣赏月偏食。此时可以连续拍摄到月亮逐渐从地球的本影当中挣脱出来的照片。18时02分复圆,月亮完全离开地球本影,全食宣告结束。本次全食最大食分1.261。 赵之珩表示,本次月全食,对于中国的观测者来说很难观测到整个过程,月食发生时正值中国白天,公众只能等到日落之后欣赏月偏食了。 “虽然本次月全食对于中国来说观测条件并不理想,但2011年还会有两次我国可见的月全食发生,分别在6月16日和12月10日,其中12月10日那次中国可以看到全食的全过程。有兴趣的公众不妨把这次观测当做一次预演,为明年做好准备。”赵之珩提醒说。[6]

编辑本段2011年月全食

06月16日

2011年的两次月全食,中国的观测条件都不错。特别是12月10日的那次,是近年来少有的中国全境可见整个过程的月全食。而6月16日,是公众一次实际演练月全食观测的好机会。对于全球来说,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南极洲都能观测到6月16日的这次月全食。其中能全程可见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西部和非洲东部,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可以观测到带食月落。2011年6月份月全食可见区域图

[7]通常,公众用食分来表示月食发生过程中,月球进入地球本影的深度。准确地说,就是地球本影角半径Re与月面角半径Rm之和减去地影和月面中心的角距离l, 再与月面角直径2Rm之比。一次月食过程中,食分最大的时刻就是食甚。首先,月全食发生时,食分一定会大于等于1。而且根据日、地、月三者的大小和彼此间距离,公众可以计算出月全食理论上的最大食分在1.85左右。本次月全食最大食分为1.705,比较接近理论的极值,是近几年食分最大的一次月全食。 食分较大,全食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6月16日的这次月全食,食既为3时22分,生光为5时03分,全食将持续1小时41分。虽然时间充足,但实际的观测还将是非常紧张的。以北京地区为例,当天日出大约在4时50分,因此不到生光月球就会落下。况且在日出前的一个多小时内,大气散射的日光就会增亮背景天光。而食甚时(北京时间4时13分)月球的地平高度只有5°多了,因此原本就很暗弱的红月亮将会更加不明显。在北京,食既时刻的月球地平高度还有将近13°,虽然已过天文晨光始半个小时,但天还不会太亮。因此,对于想拍摄月全食的朋友来说,大家还是要做好充分准备,争分夺秒进行观测。2011年6月份月食全过程图

[8]良好的天气情况是成功观测月全食的前提条件,当然除了关注天气预报以外,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对于中国东部地区来说,本次带食月落的观测最好在一个西南方向尽量少遮挡的地点进行。虽然月球地平高度较低对观测有不利的影响,但同时也为大家拍摄带地景的月全食照片提供了宝贵机会。因此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观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物,都是很好的素材。如果你想拍摄近处人物与月全食的合影的话,可以适当使用闪光灯补光。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可以观测到此次月食。月球进入地球本影全食开始,直至月球落入地平线以下全食仍未结束,将出现带食而落的景象。中国可观赏这次月全食的时间是:初亏凌晨2时23分;食既3时22分;食甚4时13分,最大食分1.705;生光5时03分;复圆6时03分。 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的折射,可能使地球上的人观察月亮时,能看见红色、棕色和“黑色”的月球。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反向散射蓝光,能使其在地球上观测时呈现红色。 报道指,这次地球上不少人所看见的月亮可能是血红色,红月将持续100分钟左右。由于英国当天的日落要到晚9时19分左右才结束,英国天文爱好者也看不见月食的初期阶段。 1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将发生在6月16日凌晨2时23分,4点前后,月亮还会“脸红”。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对于四川来说,天气将是观测的关键因素。届时只要天气晴朗,中国西部、西南部分地区可见全过程。[9]英国夏令时6月15日下午6时24分左右(北京时间16日凌晨2时24分),自2000年以来历时最长的月全食将发生,全球多个地区如半个非洲、中东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中部等地区以及澳大利亚西部的人们均可以观察到这次月全食。 月球进入地球本影全食开始,直至月球落入地平线以下全食仍未结束,将出现带食而落的景象。中国可观赏这次月全食的时伊斯兰堡拍摄到的月食景象

间是:初亏凌晨2时23分;食既3时22分;食甚4时13分,最大食分1.705;生光5时03分;复圆6时03分。 据介绍,6月16日的月食将是2000年以来时间最长的月全食。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的折射,可能使地球上的人观察月亮时,能看见红色、棕色和“黑色”的月球。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反向散射蓝光,能使其在地球上观测时呈现红色。 报道指,这次地球上不少人所看见的月亮可能是血红色,红月将持续100分钟左右。由于英国当天的日落要到晚9时19分左右才结束,英国天文爱好者也看不见月食的初期阶段。[10]2011年6月16日在伊斯兰堡拍摄到的月食景象。如果天气晴好,欧洲局部地区、非洲、亚洲中部和澳洲的天文爱好者都能观看到这次月全食。这是2011年的第一次月全食,也是近1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12月10日

从食既到生光,全食时间有51分钟 [11] 据介绍,这次月全食是继2001年1月10日之后,中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之所以说观测条件好,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几乎全境可以观测到此次月全食,这也是本次月全食最大的特点;二是月全食发生时间适合中国公众观测,可以欣赏到整个月全食发生的过程。 一次月全食有初亏、食既、生光、复圆等几个重要时间点。本次月全食的初亏为北京时间12月10日20时45分,食既为10日22时06分,生光时刻为10日22时57分,复圆则发生在11日0时17分。其中,食既到生光为全食阶段,这意味着,对于观测者而言最精彩的全食时间有51分钟。月全食

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南开大学教授苏宜介绍说,本次月食发生的时间,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都非常利于观测,不仅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当天恰逢周六,又是发生在上半夜,再加上冬季晴天率高、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图

大气透明度好。如果当地天气好,可以清晰地看到月食的全过程。 月全食时,为什么月亮呈暗红色? 月食这一天象是如何发生的? 王思潮介绍说,地球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有一条阴影,月球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球的阴影中,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月食就形成了。如果月球整个进入地球的影子,发生的就是月全食。 发生月食的条件是月球必须位于地球的背日方向(地影所在的方向)。这在一个朔望月内,只有逢“望”的日期,才有可能。因此,月食总是发生在满月的时候。当然,大多数望日不发生月食。这是因为要发生月食的天象,还须日月的黄纬相等(或相近)。 月全食时,月亮并不会完全消失,而会呈现暗红色。这是为什么? 王思潮解释说,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成的。当太阳光经过地球上的大气层被折射到地球背后影子里去的时候,它们都受到大气层中极其微小的大气分子的散射和吸收。 黄、绿、蓝、靛、紫等色的光波比较短,在大气中受到的散射影响比较大,它们大部分都向四面八方散射掉了;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散射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所以,在月全食时,公众看到的月亮是暗红色的。 专家支招拍摄“月食葫芦串” 观看月全食,最好能使用小型天文望远镜。有兴趣的公众可到各地天文学会或天文馆、科技馆进行观测。另外,上海天文台、中国科普网等将对本次月全食进行或网络直播,有兴趣的公众可以关注。 专家建议,爱好天文摄影的公众,不妨提前准备好相机迎接这次月全食。拍摄时最好使用焦距长一点的镜头,用三脚架固定相机,通过快门线,适当加大曝光时间。如能选取一些有特色的背景物,比如高塔、古建筑等,将更有观赏价值。 而要想拍摄“月食葫芦串”,就需选用能连续在同一幅画面中多次曝光的相机和广角镜头,并准备好三脚架来固定相机,事先计算好多长时间(通常15分钟—20分钟)拍一次,就可以拍到了。 据介绍,今年是我国的月全食高发年,共有两次月全食,分别在6月16日和12月10日上演。但2011年以后,2012年—2017年,中国公众仅能欣赏到两次月全食天象,它们分别发生在2014年10月8日和2015年4月4日。 不过,2018年中国将迎来又一次月全食高发年。与2011年一样,这一年里中国公众也可以欣赏到两次月全食,分别发生在1月31日和7月28日。

古今的名人中 有谁是绍兴人

任颐(1840~1895),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字伯年。清绍兴山阴人。父鹤声,善工丹青。幼年就得到其父指授。咸丰三年(1853)赴上海扇庄学徒,后得任熊、任薰教授,初显画名。十一年,太平军入浙东,攻克绍兴,则参加太平军,充旗手。太平军败后,移居宁波,隐于民间,重操画笔,结识画家任渭长。中年以后定居上海,以卖画为生。1884年,小刀会在上海起义,为小刀会“点春堂”作“观刀图”,颇具影响。先后结交当时书画名家吴昌硕、蒲华、王秋年、蒋石鹤、吴友如等。画法师承陈洪绶、华岩,又受八大山人朱耷影响,擅画花鸟山水、人物。重写生,钩勒、点簇、泼墨交互施用,别具一格;赋色鲜活明丽,笔墨不多而形象生动活泼;精肖像画,喜用中锋,浅描淡染,寥寥数笔而神情逼真,执法独到,画风在江南一带影响极大,与任熊、任薰、任预并称画坛任门“四杰”。现存作品颇丰:《野塘两石》、《芭蕉绣球》、《紫藤鸳鸯》、《池塘睡鸭》、《黄花红叶》、《鸡》、《秋雨梧桐》、《落花飞燕》、《讥看天图》、《沙馥小像》、《五谷丰登》、《钟馗》、《倒骑驴图》、《牧牛图》等。其女任霞,子任堇,均工诗文、书画。光绪二十一年(1895)卒,年五十六。《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原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定居会稽山阴。出身贵族,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伯王导,晋元帝时丞相。其幼时言语迟钝,及长始显才华。性坦率,不拘礼节,有“坦腹东床”佳话。初仕为秘书郎,累官至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当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朝廷赋役繁重,吴会更甚,每上疏争之,多被听纳。羲之淡泊名利,雅好养性,初渡浙江,便有终仕之志。朝廷爱其才,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后称病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善作文、工书法。原师事钟繇,但博众家之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妍美流畅之风格。

羲之七子:献之、凝之、徽之均善书,尤以第七子献子成就最著。相传现存兰亭“鹅池”碑,“鹅”字为羲之所书,“池”字为献之所续,世称“父子碑”。著有《王羲之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右军集》传世。因其书法而得名之遗迹,尚存兰亭、笔飞弄、笔架桥、题扇桥、躲婆弄等。羲之舍宅为寺之戒珠寺,现辟为纪念馆。《晋书》有传。

汤绍恩字汝承,号笃斋,四川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十四年由户部郎中迁德安知府,寻移绍兴知府,累官至山东右布政使。后致仕归,年九十七卒。汤为人宽厚俭朴,内服疏布,外以父所遗旧袍袭之。为政持大体,不事苛细,不以廉自炫。知绍兴后,新修学宫,广设社学,缓刑罚,恤贫弱,旌节孝,济灾荒,深得绍兴人民爱戴。

文种名会,字伯禽、子禽,春秋楚之邹人。公元前494年,句践败于夫椒,使文种议和,成。句践入质吴国,命种守越。种焦思竭力,恢复生产,治理国政。“外守疆土之界,内修耕战之备,无遗荒土,百姓亲附”。句践归国,问政于种,种曰“爱民而已”。“利之无害,成之无败,生之无杀,与之无夺。”“无夺民所好,则利也。民不失其时,则成之。省刑去罚,则生之。薄其赋敛,则与之。”“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其子,如兄之爱其弟,闻有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越王乃缓刑薄罚,省其赋敛。于是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种又献伐吴“九术”(《史记》作“七术”):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句践仅用三术而灭吴。

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曾致书种,劝其应识“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之大势,早日离越。种不忍而称病不朝。人诬其作乱,越王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伏剑自杀。赐葬卧龙山,故名种山。现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府山望海亭东侧有文种墓。《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均有载。

秋瑾(1875~1907),女,原名闺瑾,字玉贞,小字玉姑,后易名瑾,字璇卿,号竞雄、鉴湖女侠,别号汉侠女儿,另署秋千。祖籍绍兴山阴漓渚(福全)人,出生于福建闽候县。自幼喜好诗文,尤慕剑侠,豪爽奔放。稍长,随四表兄习棍棒拳术、骑马击剑,性格倔强。

秋瑾目睹清廷腐败和民族危难,遂荫生“置生死于不顾”,献身救国之志。三十年,冲破家庭束缚自筹旅费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实践女学校学习,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七月再赴日本,经黄兴介绍,在日本会见,加入同盟会,并被推为同盟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主盟人。因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规则”,年底回国。三十三年初,接任绍兴大通体育师范学堂督办。“大通”名义上是培养小学体育师资,实际上是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干校。l~6月间,一面与教员王金发、竺酌先等在和畅堂秋瑾制定秘密;一面派亲信去诸暨、嵊县、新昌、义乌、金华、丽水等地联络会党。多次往来于上海、杭州,在浙江新军和杭州武备学堂、弁目学堂中发展同盟会组织,吸收光复会员,曾亲拟《光复军军制稿》,在杭州白云庵召集浙江各地会党,正式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商定五月下旬浙、皖联合起义会攻南京。因叛徒告密,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仓促起义,失败。7月13日(六月初四),清派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入狱。于初六日(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年仅33岁。次年,好友吴芝瑛、徐自华按照烈士生前愿望,几经周折,遂将其遗骨葬于杭州西冷桥畔。

辛亥革命后,亲笔为秋瑾题写“巾帼英雄”四个大字,并书楹联一副:“江沪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民国十九年(1930)在古轩亭口建“秋瑾烈士纪念碑”,府山之巅建“风雨亭”以志纪念。建国后,辟秋瑾故居为“秋瑾纪念馆”,定“秋瑾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瑾烈士纪念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 (188l~1936),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才,鲁迅为其主要笔名。绍兴城区都昌坊人。祖父周介孚,清翰林院庶吉士;父周伯宜,秀才,屡试不中;母鲁瑞,绍兴县孙端镇安桥头村人。兄弟3人,鲁迅兄长,次作人,幼建人。

鲁迅7岁上本家私塾读《鉴略》,12岁进“三味书屋”,师寿镜吾读《四书》、《五经》。光绪十九年(1893)秋,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下狱,鲁迅先后到绍兴县皇甫庄和小皋埠舅家避难。二十年(1894)父病不起,常常出入当铺和药店,为医治父病而到处奔波,家道渐由小康坠入困顿而受人白眼。期间鲁迅和农民及农民子弟有较多接触,因而激起对“上流社会的堕落”之憎恨和对“下层社会的不幸”之同情。

光绪二十四年5月,鲁迅母尽家中所有为其凑足18元盘川,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铁路矿务学堂,二十七年毕业。二十八年2月以官费留学日本。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文和普通科,课余积极参加领导之革命活动。三十年9月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后因痛感学医并不能改变国民精神,于是弃医从文。三十二年至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等国文学作品。三十四年加入光复会。宣统元年(1909)夏回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职。二年7月,回绍兴,任绍兴府中学堂(今绍兴一中)监学兼博物教员。辛亥革命成功后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民国元年(1-912)2月,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教育部任部员,5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8月任教育部佥事。六年因张勋复辟辞职。七年1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同年4月,始以“鲁迅”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九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积极组织和支持《语丝社》、《未名社》等进步社团,培养青年作家,促进新文化发展。在女师大“风潮”、“五卅”、“三.一八”惨案等重大政治斗争中,冒着生命危险,写下许多如“匕首”、“投枪”之杂文。十五年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通缉。9月南下厦门,任厦门大学教授。十六年1月被广州中山大学聘为文学系主任,后兼教务主任。4月,为营救被捕学生无效愤而辞职。“四●一二”,对鲁迅触动很大,思想由进化论发展到阶级论。10月抵上海,与许广平同居,从此定居于上海。

鲁迅在上海10年,认真研究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十九年起先后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团结左翼文艺工作者,并以杂文为武器,抨击国民党统治,写下《二心集》、《南腔北调》等10余本杂文集和《朝花夕拾》、《野草》等散文集。

夏禹《史记-夏本纪》载:禹为黄帝轩辕氏之玄孙,姓姒,名文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悳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禹治水有功,初被封为夏伯,故称“伯禹”。后受舜禅,禹制贡法,根据各地出产确定应纳贡品,名曰“定贡”。为志禹功,《尚书》以《禹贡》名篇。主张“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曾向帝舜献“九功惟叙,九叙惟歌”之谋,舜善其言,赞禹功为“地平天成,万世永赖”。其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竺可桢 (1890~14),又名绍荣、烈祖、兆熊,字藕舫,绍兴会稽东关(今属上虞市)人。光绪二十年(1894)入东关镇敬义小学。三十一年5月,进绍兴东湖通艺学堂,半年后考入上海澄衷学堂,三十三年转入复旦公学。宣统元年(1909)考入河北唐山路矿学校,二年毕业。后考取第二次“庚子赔款”赴美国留学公费生,入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民国二年(1913)毕业,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学习气象。五年,在美国加入任鸿隽、杨杏佛等发起之“中国科学社”,任《科学月刊》编辑。七年秋,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应聘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地理学和气象学。九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前身)地理系主任。十四年,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任该馆编辑。十五年,到天津南开大学教地理学和气象学。十六年,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聘筹建气象研究所,次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立南京气象台,开展气象研究,奠定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基础。十九年起彻底结束中国领土和海域之天气预报由外国人发布之历史。二十二年4月,委任为中国出席第五届太平洋科学会议代表。二十五年4月起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解放。学校几度搬迁,在十分艰难条件下,始终依靠师生,坚持“求是”校训,并亲自撰写《求是精神和牺牲精神》一文,提倡追求真理,不怕牺牲之精神,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使学校发展成为全国著名大学。抗日战争期间,率领浙江大学师生西迁,转辗赣、湘、两广到达遵义,被誉为“文军的长征”。三十五年,迁回杭州。在反内战、反饥饿斗争中,积极支持于子三等进步学生的爱国行动,公开揭露派于子三真相。次年7月,当选为党团合并后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三十七年3月,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竺可桢

解放前夕,断然置国民党要其赴台湾之种种威胁利诱于不顾,奔赴上海。1949年7月,赴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学部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常务理事、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球物理年国家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1962年6月,加入中国***。

竺可桢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致力于许多学科研究,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在气候变迁、物候、农业气候、自然区划和科学史等方面皆有卓越见解和杰出贡献,曾发表论文240余篇。从1936年1月1日起到14年2月6日逝世前一天止,气象日记无一日间断,共计800万字。1955年至1960年间,虽年事已高,仍经常到西北黄土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考察。主要论著有《台风中心的若干新事实》、《远东台风的新分类》、《中国气流之运行》、《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的关系》、《论我国气候的若干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物候学》、《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的亚热带》、《东亚天气类型的初步研究》等,已辑有《竺可桢文集》。《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王冕 (1310—1359),宇元章,浙江诸暨人。他是元末文坛有影响的诗人,又是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的诗常流露出对元朝统治的愤懑情绪,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怀,自认喜写“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视当时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会稽九里山,自筑“梅花屋”,种粟养鱼,以清贫生活了其馀生。

范蠡字少伯,又称范伯,春秋末楚国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一带)人。出身贫寒,微时“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任宛令时,与之交。后同至越国出仕,俱为著名大夫。

公元前494年,句践伐吴,范蠡谏阻,不听,遂遭失败。退保会稽山后,献卑身厚赂,乞成于吴之计,订城下之盟。范蠡随句践质吴三年,夫差劝其弃越投吴,委以重任,范不为动。含垢忍辱,卑辞厚赂,终于使句践化险为夷,平安返越。及归国,与文种鼎力辅佐越王。句践奋发图强,筑城立廓,发展生产,以俟时机。蠡倡“道”、“气”,主“恒”、“常”,重“持盈”、“定倾”、“节事”,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时势必有盛衰,顺其自然,待机而动,才能取胜。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兴越灭吴,完成句践称霸大业,使越国成为强国。

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乘舟浮海,离越适齐,化名“鸱夷子皮”,经商治产,获利千万,受任齐相。后弃官散财,间行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逐什一之利,复赀累千万,自号陶朱公。范蠡著作甚丰,惜大多散佚,仅存《养鱼经》,为我国最早内塘养鱼专著。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供世人瞻仰。《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有专记、《史记-货殖列传》有载,《越绝书》、《吴越春秋》述其详。

蔡元培 (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十六年会试贡士,未殿试。十八年补殿试,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并以《晨报》为阵地,提倡民权,宣传排满革命。三十年冬与陶成章、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被推为会长,次年加入同盟会。三十年赴德国留学。

民国元年(1912)任南京临时教育总长,主张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民国二十一年(1932)与、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员。二十九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句践 (约前520~前465),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句践元年(前496),吴王阖闾兴师伐越。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阵呼而自刭”,一举打败吴军,射伤吴王。吴王阖闾临终告诫儿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接位后,遵照遗训,日夜勤兵,矢以报越。句践得悉,主张“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告,勿听,被夫差“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今吴县椒山)。”句践率残兵五千,退守会稽山上。夫差追而围之。句践以“卑辞厚礼以遗”之计,派文种向吴求和。初,吴王夫差纳伍子胥之谏,勿许。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文种谏而献“以美女宝器厚赂吴太宰嚭”之策,终于使夫差同意赦越,罢兵而归。

句践五年(前492)五月,句践夫妇偕范蠡入质于吴,囚于石室。“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句践斫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问疾尝粪”,博得夫差欢心,得赦归国。

句践七年(前490)归越,卧薪尝胆,誓复吴仇。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自奉极微,出不敢奢,入不敢侈;内修其德,外布其道;充实府库,垦其田畴;缓刑薄罚,省其赋敛;奖励生育,训练士兵。纳相国范蠡建议,选四达之地筑城立廓,以图霸王之业。先建小城,后建大城。于是人民殷富,社会安定,士民皆欲与报吴耻。

句践十五年(前482),吴王夫差北会诸侯于黄池,太子留守,国内空虚。句践发兵四万,亲率君子(亲兵)六千伐吴。败吴师,获太子友,破吴都,焚姑胥台。夫差请和,句践自度未能灭吴,许之。句践十九年,再度伐吴,战于笠泽,三战三胜。二十一年再次伐吴,围攻三年,夫差求和不成自杀,终于句践二十四年(前473)灭吴雪耻。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又字凌台,号雨田,清绍兴山阴天乐乡(今属萧山市)人。生于行伍之家,幼好读书,颖悟过人,后从父习武。读《宋史-岳飞传》至“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时,谓人曰:“此举其大者而言耳,非谓武将可以爱钱也。”读《明史-周遇吉传》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嘉庆二十四年(1819)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武进士,七年署黄岩镇水师中营守备。巡洋遇盗艇,以灭灯诈为商船诱盗近舟,力擒剧盗陈兆龙等9人。二十一年(1841)正月,伊利布令定海镇总兵交涉归还定海,释安突得事。葛坚持先归地后释俘,迫使英军就范,撤离定海。八月,英将朴鼎查再犯定海,葛约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分守晓峰岭、竹山门,而自以主将据冲要挡敌。十二日英船29只闯入竹山门,葛在土城亲燃大炮击断其头桅,英军遁出。又令游击张绍廷迎头截击,英军退走,得旨嘉奖,赏提督衔。适夜英军复大至,虽力战,然敌军仍盛,飞书大营请援,弗许。云飞秘不发,加意抚慰士卒。天雨,霪潦中屡战挫败,激战6昼夜,仅啖饼数枚,战士亦然。最后敌攻破竹山门,薄土城,葛率部卒200余人持刀步战2里许,格杀无算。身受40余创,炮洞胸背,仍挥刀杀敌。终因多次中弹,依崖而殒,壮烈殉国。义勇徐保夜负葛尸,以小舟渡抵镇海。宣宗挥泪下诏,颁金治丧,以提督例恤,谥壮节,葬于今萧山所前乡三泉王村黄湾寺北。

葛云飞文武双全,著军事著作多种,有《名将录》、《制械要言》、《制药要言》、《水师缉捕管见》、《全浙沿海险要图说》及诗词若干卷存世。事母孝,母亦知大义,丧归,一恸而止,曰:“吾有子矣!”《清史稿》有传

://blog.sina.cn/u/49c5c56d01000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