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新野县第三轮第四轮全员核酸具体安排

2.诸葛亮如何研究天气的?

3.百度新野天气新野距桐柏有多远

4.明明敢火烧魏军的诸葛亮,因何在火烧藤甲兵时会害怕?

5.新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6.孔明火烧魏军30万面无惧色,为何火烧藤甲兵时却说“必损阳寿”?

2022新野县第三轮第四轮全员核酸具体安排

新野一周天气预报最新更新_查新野县一周天气

新野县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在县城区开展第三、四轮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

为保障群众健康安全,按照南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经新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在新野县城区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现通告如下:

一、样时间

5月8日6:00—5月8日12:00开展第三轮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样工作。

划定区域:汉华街道团结、孟营、蔡庄、樊楼、湍口、_滨社区和新纺公司。

5月10日6:00——5月10日12:00开展第四轮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样工作。

划定区域:汉城街道东关、西关、南关、北关、解放街、红旗、民主街、芦庄、张营社区。

二、检测范围

包括本地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临时流动人口、外籍人口等。接种疫苗不超过48小时的,凭接种证明不参加样。

三、样地点

县中心城区设置固定样点,请广大居民按照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安排,按时就近到指定样点进行核酸样。

汉城街道样点:点击查看

四、注意事项

1.请广大居民提前完成“新野核酸检测预登记码”的注册和信息填报,并携带或户口簿,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现场出示核酸检测预登记码,开展核酸检测样。

2.关注样期间天气情况。对老弱病残孕、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予以优先样,确实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孕妇等,请提前向所在社区申报,安排入户上门样。

3.核酸检测样期间,广大居民要全程佩戴口罩,配合测温扫码,自觉排队,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不交谈、不扎堆、不聚集。为了有序、避免拥堵,希望按照通知的时间参加,不得提前或拖延。样完毕后,请立即离开。

4.请广大居民服从工作人员安排,积极配合。对扰乱秩序、瞒报、谎报、伪造信息和拒不配合核酸检测的人员,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规定,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5.请广大居民不用恐慌,不驻留聚集观看,不拍照、录像,不在网络社交媒体随意转发样现场的相关内容,以免误导公众。广大居民要关注“云上新野”App发布的官方权威信息,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对恶意传播不实内容和散布谣言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疫情防控,有责!请广大居民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聚集、少外出,积极接种疫苗,认真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当好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新野县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5月7日

诸葛亮如何研究天气的?

诸葛亮在与鲁肃“草船借箭”后介绍经验时说过一段著名的话:为将而不通天时,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诸葛亮自号“卧龙”,常自比管仲、乐毅,刘备三顾茅庐方才出山,当然不是庸才,他一生用兵,可谓天时、地利、奇门、阴阳、阵图、兵势样样用得得心应手,尤其是他在没有现代化的卫星云图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利用夜观天象及阴阳八卦、奇门遁甲预测的“天气预报”,准确率高达80%以上。诸葛亮第一次“天气预报”是在“火烧新野”一战中,曹操亲引大军百万追击刘备至新野县,派曹仁、曹洪、许褚引军十万为前队,诸葛亮分兵派将拒敌曹兵时说:曹军入城,必安歇民房,来日黄昏后,必有大风。但看风起,便令西、南、北三门伏军尽将火箭射入城去……,诸葛亮算得准不准呢?三国演义写道:“初更已后,狂风大作……”,后人有诗叹曰: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诸葛亮预报“来日黄昏后必有大风”,丝毫不差,风伯助刘备军队大败曹军。诸葛亮第二次“天气预报”即是著名的“草船借箭”,周瑜妒忌诸葛亮之才,欲用计害之,令他限期十日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自言三天必能造出,且立下军令状,为什么诸葛亮这么有把握呢?他在“借箭“成功后对鲁肃解释说: “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预报天气有雾达到三天之久,且艺高人胆大,仅率几十小卒就“借”得曹操十万支雕翎箭,不愧三国英雄也!诸葛亮第三次“天气预报”即是赤壁大战中有名的“借东风”,周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破曹。从这点看,周瑜虽是东吴名将,但他在“天气预报”这一点上不如诸葛亮。诸葛亮所谓的“借”,乃故做声势,实际上是他精确的“天气预报”的结果,关于“借风”,他对周瑜解释说:“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如果说诸葛亮果有神通,他什么时间借风不可以啊,还得事先掐定日子,分明是虚张声势,糊弄周瑜等不懂天气预报的人。此次诸葛亮预报大风时间较长。诸葛亮短、中、长期天气预报都是很准的,赛过现在中央电视台利用卫星云图发布的天气预报,但象中央电视台预报的有时也不是很准一样。诸葛亮对天气的预测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他对突发性的天气变化也无能为力,如同六月的天,本来万里无云,却突然雷电大作,狂风暴雨,一霎时又雨过天晴,这种预报就是神仙也是束手无策的。诸葛亮最后与司马懿决一死战就赶上了这样的鬼天气。按诸葛亮每次打仗必然预测天气的习惯看,诸葛亮在与司马懿的“上方谷一战”中,他必然预测天气万里无云,方才设计包围司马父子于上方谷中,欲用火攻烧死他们。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令诸葛亮意想不到的是,正要大获成功之际,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烧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司马父子死中得活。诸葛亮气得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百度新野天气新野距桐柏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124.3公里

起点:新野县

1.新野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路行驶110米,左转进入解放南路

2) 沿解放南路行驶150米,过右侧的解放街村约100米后,右转进入汉城路

2.沿汉城路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S335

3.沿S335行驶20.9公里,右前方转弯

4.行驶280米,右转

5.行驶4.9公里,左转

6.行驶450米,右转

7.行驶10.9公里,左转进入S240

8.沿S240行驶1.3公里,右转

9.行驶14.9公里,左转

10.行驶8.4公里,过右侧的马振抚村约60米后,左转

11.行驶8.2公里,右转

12.行驶3.1公里,直行进入创业路

13.沿创业路行驶1.1公里,右转进入中兴路

14.沿中兴路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S239

15.沿S239行驶2.7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G312

16.沿G312行驶34.4公里,直行进入英雄路

17.沿英雄路行驶1.5公里,稍向左转进入世纪大道

18.桐柏县内驾车方案

1) 沿世纪大道行驶2.8公里,过右侧的古井庄,直行进入文化路

2) 沿文化路行驶1.8公里,过右侧的淮北泓生电器约240米后,右转进入三源大道

3) 沿三源大道行驶560米,直行进入桐明大道

4) 沿桐明大道行驶10米,直行进入三源大道

5) 沿三源大道行驶130米,左转

6) 行驶220米,右前方转弯

7) 行驶9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桐柏县

明明敢火烧魏军的诸葛亮,因何在火烧藤甲兵时会害怕?

看过三国演义的的我们对于诸葛亮火烧藤甲兵这个故事耳熟能详,都知道藤甲兵所穿的藤甲是刀枪不入,给蜀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最后不得已用了火攻的办法,在战斗胜利以后,诸葛亮说出了:?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这就给我们留下很多的疑问,诸葛亮对付曹操用了几次大火,消灭了那么多曹操的士兵都没说过,这次烧死了三万的藤甲兵为何反而那么的惆怅呢?

第一次火烧博望坡,这是在曹操平定了北方袁绍以后,赤壁之战的前端战争,曹操之所以先拿当时的刘备开刀,那是因为刘备也是衣带诏的参与者,曹操便欲除之而后快。刘备在三顾茅庐以后请得诸葛亮下山,诸葛亮的第一战就是火烧博望坡,这一战的效果是夏侯惇全线指挥的军队全部溃败,不服气诸葛亮的关羽张飞等人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曹操大怒亲率大军来讨伐刘备的新野。

第二次火烧新野,曹操在第一次失败以后恼羞成怒,亲率大军五十万欲一举拿下刘备。当时刘备驻扎的新野城,在现在河南省南阳市的新野县,一个弹丸之地怎么会经得起曹操大军的折腾。便进行战略转移,留下了一座空城给曹操。曹操大军在城中过夜的时候,触动了城中布置的机关,大火蔓延了整个城市,不计其数的士兵在大火中丧生。

第三次是火烧赤壁,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决定这场战役胜败的关键就是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也深刻的证明当时的那一场东风对于孙刘联合抗曹的重要性。说是诸葛亮借来的东风,那是古代的人迷信所致,其实是诸葛亮看准了有异于常理的天气变化,看准了时机的周瑜发动了准确的攻击,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烈的失败。

第四次是南征孟获火烧藤甲兵,火烧藤甲兵是在七擒孟获中的最后一战。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以后,曹丕动用五路人马来对付虚弱的蜀汉,诸葛亮也用平安居路回应了曹丕的阴谋。唯独南王孟获诸葛亮要亲征,原因就是南王孟获本来就是蜀汉的属地,在受到蛊惑之后才发生了叛乱,西南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有限,亲征的目的是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西南问题。

孟获在多次失败并且丢失了根据地的孟获求得乌戈国王帮忙,乌戈国王起全国三万藤甲兵来帮助孟获,因为藤甲兵的藤甲是油浸特制的,不但刀枪不入而且可以当做木筏使用,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那是黑科技,魏延带领的蜀军被杀的大败。诸葛亮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把藤甲兵引诱到盘蛇谷后使用了火攻,再熊熊大火之下,三万藤甲兵瞬间在大火之下成为一片焦炭,其状甚惨。

第五次是火烧上方谷,是诸葛亮设计引诱司马懿到了上方谷,前后围堵准备用大火烧死司马懿,不料下起大雨火攻失败,也是天不灭司马,诸葛亮后来虽病死在五丈原。这次火攻没有成功,就不再过多赘述。

第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曹操是刘备集团的政治死敌,政治斗争是最残酷的斗争之一,政治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有效的消灭政治敌人的一切有生力量,政治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太过仁慈也是带领不好军队。

第二、从当时的主管道义和纲常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是当时的孙刘联盟都很愤慨的对象。面对这曹操大军的攻打,等于说是进行的防御战,抵抗侵入的敌人,用有效的方式大量地消灭侵略者的有生力量,就不考虑方式是否正确合理了,也不会考虑到人性不人性的问题了。

第三、当时的刘备是很弱小的,东吴的军队在面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时候,也是很多人主张投降,在实力上有很大悬殊的情况下,周瑜和诸葛亮的想法是一样的,只有用火攻才能大量的消灭来犯之敌,保卫自己的家园。在战略和战术层面上来讲,在自身力量薄弱,敌方势力强大的时候,为求胜利运用天时地利的条件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通过这几点,恐怕就知道诸葛亮为什么火烧魏军三十万而面无惧色,大家也会了然于胸了吧。那么诸葛亮在火烧藤甲兵以后说必损阳寿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也要一点一点的分析:

第一、政治目的不一样,诸葛亮南征孟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征服和杀戮,而是收服孟获让孟获归顺不再受人唆使而再次叛乱。在战斗中获得的俘虏都放回家去,没有收编没有,目的是为了好好的管理这片土地,让这片土地上的人好好生活安居乐业,火烧致使藤甲兵全军覆没,违背了诸葛亮南征的意图。

第二、南征孟获是蜀国的内部矛盾,孟获带来和诸葛亮打仗的所有人都是蜀国的子民,诸葛亮其实发动的就是一场镇压边疆叛乱的战争。藤甲兵身穿藤甲,遇火既燃在峡谷中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身经百战的诸葛亮看到自己是用如此残忍的方式来教化子民,必损阳寿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我做了伤天害理的亏心事,老天也会惩罚我的。

第三、这是一次消灭种族的战斗,因为在以前的战斗中,阵亡的魏国士兵都是汉族的,汉族人口众多诸葛亮也不会考虑很多。而这次在盘蛇谷全军覆没的藤甲兵,应该来说是乌戈国全国的青壮年,当时的边疆少数民族都是全民皆兵。当时如果一个部落国家的青壮年大量死亡,很容易就被其他部族所吞并甚至是就会消失。诸葛亮认为自己的军事行动导致了一个小国家的陨落,他是很自责的,所以后来在庆功宴上说了那样的一句话:?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

综上所述:诸葛亮火烧魏军三十万都坦然面对,火烧藤甲军就心里不舒服。那是因为面对的敌人不一样,敌人的性质不一样,战略目的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才造成了诸葛亮在同样的战果面前有了不一样的心情。

新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新野可以去凤凰山遗址、南阳白河。

1、新野凤凰山遗址

凰山遗址,即战台寺,是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之一。遗址高出地面5米,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6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5米,分五层,以下四层具有明显的北方文化特点,上层和地表明显的凸现南方文化。

2、南阳白河

南阳白河(古称淯水)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南阳市的母亲河,源于伏牛山玉皇顶东麓,经南阳最终流至湖北襄樊注入长江最大支流汉水。白河为古老的常年河流,流经河南省界内全长329公里,流域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在南阳市区内流经河段总长25公里,自东北向西南,自成半环形穿市而过。

新野气候特点

新野县属北亚热带地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丰富。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890.2小时,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783.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无霜期227天;年平均风速3.1米/秒。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干旱、大风、冰雹、雷电、大雪等灾害天气。概括四季气候特点:春季多风、气候多变;夏季湿热、旱涝频繁;秋季凉爽、阴雨连绵;冬季阴冷,雨雪稀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新野凤凰山遗址

孔明火烧魏军30万面无惧色,为何火烧藤甲兵时却说“必损阳寿”?

看过三国演义的的我们对于诸葛亮火烧藤甲兵这个故事耳熟能详,都知道藤甲兵所穿的藤甲是刀枪不入,给蜀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最后不得已用了火攻的办法,在战斗胜利以后,诸葛亮说出了:“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这就给我们留下很多的疑问,诸葛亮对付曹操用了几次大火,消灭了那么多曹操的士兵都没说过,这次烧死了三万的藤甲兵为何反而那么的惆怅呢?

分析诸葛亮从茅庐三分天下开始到魂断五丈原,这几十年的时间了为了刘备匡扶汉室的事业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一个军事家来讲利用了一切天时地利的方便,擅长火攻的诸葛亮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一共使用了五次,除了最后一次的上方谷没有成功以外,诸葛亮成功地使用了四次火攻。下面笔者给大家分析一下火烧藤甲兵和火烧魏军的不同之处。

第一次火烧博望坡,这是在曹操平定了北方袁绍以后,赤壁之战的前端战争,曹操之所以先拿当时的刘备开刀,那是因为刘备也是衣带诏的参与者,曹操便欲除之而后快。刘备在三顾茅庐以后请得诸葛亮下山,诸葛亮的第一战就是火烧博望坡,这一战的效果是夏侯惇全线指挥的军队全部溃败,不服气诸葛亮的关羽张飞等人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曹操大怒亲率大军来讨伐刘备的新野。

第二次火烧新野,曹操在第一次失败以后恼羞成怒,亲率大军五十万欲一举拿下刘备。当时刘备驻扎的新野城,在现在河南省南阳市的新野县,一个弹丸之地怎么会经得起曹操大军的折腾。便进行战略转移,留下了一座空城给曹操。曹操大军在城中过夜的时候,触动了城中布置的机关,大火蔓延了整个城市,不计其数的士兵在大火中丧生。

第三次是火烧赤壁,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决定这场战役胜败的关键就是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也深刻地证明当时的那一场东风对于孙刘联合抗曹的重要性。说是诸葛亮借来的东风,那是古代的人迷信所致,其实是诸葛亮看准了有异于常理的天气变化,看准了时机的周瑜发动了准确的攻击,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烈的失败。

第四次是南征孟获火烧藤甲兵,火烧藤甲兵是在七擒孟获中的最后一战。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以后,曹丕动用五路人马来对付虚弱的蜀汉,诸葛亮也用平安居路回应了曹丕的阴谋。唯独南王孟获诸葛亮要亲征,原因就是南王孟获本来就是蜀汉的属地,在受到蛊惑之后才发生了叛乱,西南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有限,亲征的目的是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西南问题。

孟获在多次失败并且丢失了根据地的孟获求得乌戈国王帮忙,乌戈国王起全国三万藤甲兵来帮助孟获,因为藤甲兵的藤甲是油浸特制的,不但刀枪不入而且可以当作木筏使用,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那是黑科技,魏延带领的蜀军被杀得大败。诸葛亮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把藤甲兵引诱到盘蛇谷后使用了火攻,再熊熊大火之下,三万藤甲兵瞬间在大火之下成为一片焦炭,其状甚惨。

第五次是火烧上方谷,是诸葛亮设计引诱司马懿到了上方谷,前后围堵准备用大火烧死司马懿,不料下起大雨火攻失败,也是天不灭司马,诸葛亮后来遂病死在五丈原。这次火攻没有成功,就不再过多赘述。

在阐述了诸葛亮的以火为兵的作战经历以后,再回到问题上来。前三次诸葛亮使用火攻同样也是导致了很多人的死亡,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总归是天下的生灵,诸葛亮对于之前对曹操集团的三次作战没有感觉自己做的不对,笔者认为又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曹操是刘备集团的政治死敌,政治斗争是最残酷的斗争之一,政治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有效的消灭政治敌人的一切有生力量,政治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太过仁慈也是带领不好军队。

第二、从当时的主管道义和纲常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是当时的孙刘联盟都很愤慨的对象。面对这曹操大军的攻打,等于说是进行的防御战,抵抗侵入的敌人,用有效的方式大量地消灭侵略者的有生力量,就不考虑方式是否正确合理了,也不会考虑到人性不人性的问题了。

第三、当时的刘备是很弱小的,东吴的军队在面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时候,也是很多人主张投降,在实力上有很大悬殊的情况下,周瑜和诸葛亮的想法是一样的,只有用火攻才能大量的消灭来犯之敌,保卫自己的家园。在战略和战术层面上来讲,在自身力量薄弱,敌方势力强大的时候,为求胜利运用天时地利的条件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通过这几点,恐怕就知道诸葛亮为什么火烧魏军三十万而面无惧色,大家也会了然于胸了吧。那么诸葛亮在火烧藤甲兵以后说必损阳寿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也要一点一点的分析:

第一、政治目的不一样,诸葛亮南征孟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征服和杀戮,而是收服孟获让孟获归顺不再受人唆使而再次叛乱。在战斗中获得的俘虏都放回家去,没有收编没有,目的是为了好好的管理这片土地,让这片土地上的人好好生活安居乐业,火烧致使藤甲兵全军覆没,违背了诸葛亮南征的意图。

第二、南征孟获是蜀国的内部矛盾,孟获带来和诸葛亮打仗的所有人都是蜀国的子民,诸葛亮其实发动的就是一场镇压边疆叛乱的战争。藤甲兵身穿藤甲,遇火既燃在峡谷中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身经百战的诸葛亮看到自己是用如此残忍的方式来教化子民,必损阳寿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我做了伤天害理的亏心事,老天也会惩罚我的。

第三、这是一次消灭种族的战斗,因为在以前的战斗中,阵亡的魏国士兵都是汉族的,汉族人口众多诸葛亮也不会考虑很多。而这次在盘蛇谷全军覆没的藤甲兵,应该来说是乌戈国全国的青壮年,当时的边疆少数民族都是全民皆兵。当时如果一个部落国家的青壮年大量死亡,很容易就被其他部族所吞并甚至是就会消失。诸葛亮认为自己的军事行动导致了一个小国家的陨落,他是很自责的,所以后来在庆功宴上说了那样的一句话:“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

综上所述:诸葛亮火烧魏军三十万都坦然面对,火烧藤甲军就心里不舒服。那是因为面对的敌人不一样,敌人的性质不一样,战略目的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才造成了诸葛亮在同样的战果面前有了不一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