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中考时间表_梅州中考天气查询
1.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怎样答最好?
2.教谄文言文阅读答案
3.较贪文言文阅读答案
4.急求中考阅读原文和答案
5.求快速解决语文中考中的古诗欣赏与阅读题?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怎样答最好?
诗歌鉴赏六种题型
中国是诗的国度,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古代诗歌鉴赏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2007年中考诗歌鉴赏最后一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领悟情感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江西、云南、广东梅州、浙江嘉兴等地的10多份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浙江嘉兴)阅读《山中与幽人对酌》,回答问题。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 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最后一题:“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技巧点拨 诗歌是最适合抒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理解一首诗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据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考点的热度指数最高了。那么,我们怎样把握诗歌的情感呢?一是知人论“诗”,在平时阅读中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是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是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朋友之间的深情。
二、综合检测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山东腾州、山东济宁、辽宁沈阳、江苏无锡等地的10来份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山东滕州)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
雪 梅
⊙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最后一题: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技巧点拨 很多时候,命题人往往会在最后一题中设计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这种题目初看较难,其实仔细分析便会发觉很容易。只不过是在前面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综合罢了。
参考答案 运用托物言志(或类比)的手法;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但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三、赏析评价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河南、浙江杭州、四川成都、江苏泰州、山东滨州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浙江杭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题目。
兰 溪 棹 歌
⊙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最后一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技巧点拨 这是难度较高的一种题型,但命题人员对它却十分青睐。此种题目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同学们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说出其妙处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鱼抢春水,涌上溪滩,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起欢乐之情。
四、分析技巧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河南非课改区、浙江温州、四川安岳、广东广州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河南(非课改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题目。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后一题: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技巧点拨 几乎可以这样说,大凡考到诗歌鉴赏,写作技巧(艺术手法)是必考内容之一,它很少在盛宴上缺席。这种题型涉及的面很广,如:词语锤炼、诗眼寻找、对比的手法、象征的手法、虚实的结合、动静的结合等。
参考答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五、描绘画面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湖北黄冈、贵州铜仁、四川内江、江苏盐城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江苏盐城)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西江月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最后一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技巧点拨 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欣赏、品味每一首诗歌,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
参考答案 乌云骤起,月光消逝,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心里是何等高兴呀!
六、诗意理解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浙江丽水、广西梧州、四川乐山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浙江丽水)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竹枝词
⊙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最后一题:诗的三、四句语带双关,明说天气晴雨不定,暗指什么?
技巧点拨 古诗词诗意理解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同学们在阅读古诗词中通过联系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内容,概括诗词的大意,领会诗词的意境。因此,对于作家、作品,同学们一定要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诗意。
参考答案 暗指人物迷惘、忐忑不安的心情。
中考诗歌赏析的复习策略
作者:郭凤彩 文章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一、考点窗
“新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纵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诗歌赏析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三个特点: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古代诗词为主(唐诗宋词),现代诗歌为辅;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常考知识点:
1、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沉含义的领悟。
2、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作用,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
3、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赏析重点语句(如一语双关、或含义深刻、或蕴含哲理等)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
4、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揭示的社会问题。
5、结合作者遭遇、社会背景及写作目的,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体味作品的意蕴。
二、诗歌赏析的常见题型
1、主旨情感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
例1:(2006年潍坊中考题)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1)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例2:(2006年连云港中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表现手法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找出全篇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象征、比兴、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例3:(2006年河南中考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例4:(2006年成都中考题)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问: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表现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一句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3、想象描述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主要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例5:(2006年南通海门中考题)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问: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参考答案: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例6:(2006年资阳中考题)阅读《山居秋暝》(王维),完成下面题目。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参考答案: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边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4、品味炼字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的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中“某”词为什么不能换成“某”词?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十分传神?这个词在诗中有什么特定的含义?你最欣赏的是哪个字?请赏析。
例7:(2006年嘉兴中考题)阅读(宋)周敦颐的《题春晚》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问: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
参考答案: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例8:(2006年温州中考题)赏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按要求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
参考答案:(1)满压(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5、名句赏析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常见提问方式: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画线的千古名句?你从这句名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这句话在现在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例9:(2006年河南中考题)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题目。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句话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或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或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例10:(2006年扬州中考题)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画线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必然有“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三、应考方法帖
应考中,具体解题时,应仔细体味试题的要求,理解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入手,仔细品读、辨明题旨(试题重点)、纵横联系(课内外知识)、前后比较(语体风格)、结合要求(试题问题)多向思维(逆向、发散)、选准角度(准、新、小、巧)、审慎作答(满足试题各项条件),反复检查,订正修改。
解答诗歌赏析题的一般步骤
1、精读诗作(这是基础)。诵读全诗,要抓住所描写的意象,整体上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感悟作者蕴含的情感,以获得整体感知。
2、知人论世(这是关键)。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气质,结合作者所处的人生阶段、时代特点、文艺思潮等因素,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旨趣。
3、审题寻点(这是核心)。分析题目要求,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审清题意要做到对命题者的指向了然于心,明白该题是要鉴赏修辞手法还是抒情方式;是鉴赏表现手法还是诗人的感情,从而确定解题的范围,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4、组织答案(这是重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答题要点要到位,语言力求诗化。答题规范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根据题意问号数,弄清有几个问题,从而确定答题的层次。最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要根据分值确定是简答还是分析,最忌讳繁简失调;三是分析题要有观点、有分析,最忌讳不切实际的架空分析或者观点不明。要在句中尽量输入关键词,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郭凤彩,男,教师,现居江苏扬中
诗歌鉴赏技巧谈
兰州十中 蒲涵云
诗歌鉴赏题自2002年作为主观题进行考查至今,已成为近几年来高考的必考题。从题目的选定、分值的设置,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道必须重视的题型。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定,学生在做这种类型的题时,都存有畏难情绪,如何才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地去应对鉴赏呢?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总结,我有了一些心得。现将认识总结中如下,希得同仁的批评指正。
首先我认为做任何一类高考题型都先要具有一种思路。我是以下面这种步骤去引导学生完成诗歌鉴赏训练的。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
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⒈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⒉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⒊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五下结论。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六品风格。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教谄文言文阅读答案
1. 文言文翻译《教谄》
山东莱州有个叫戈二的人,是一个村野农夫,依着山居住。
有一天在荒山上砍柴,突然一阵腥风,转眼间出现一头斑斓猛虎,戈二害怕得趴在地上。老虎用嘴唇含住他的脖子,竟然没有撕咬,衔着戈二的衣领,翻过两重山岭,把他放在山沟里。
沟里的落叶堆积了四五尺厚,老虎用脚推开树叶,把戈二藏在里头,又用叶子盖上,盯着他看了好长时间才离开了。戈二揣度老虎已经走远了,从落叶中爬出来,向山沟四处张望,正好有个大树,急忙爬上去,藏在高出的枝叶间。
捆柴禾的绳子,还在腰里,又解下来把自己拴在树上,使自己不容易掉下去。远远看见老虎背着一个野兽。
那野兽浑身斑纹,形状也像一只老虎,但是长着马头,一个角,老虎背着它慢步行走,就像车夫载着贵人。慢慢走近山沟下坐下来,将要把戈二贡献出来让他吃饱。
忽然在原处找不到戈二,老虎非常惊惶战栗,弯取前腿跪下,那野兽愤怒的用角去抵老虎的额头,老虎的头被抵烂而死。戈二于是爬下大树逃脱回家。
考察野兽的类别中有叫“六(这个字不认识)”的,像马,黑尾巴,独角,牙齿像锯,能吃虎、豹,戈二所见到的,难道就是所谓的“六”?戈二被老虎抓去,老虎打算把戈二贡献给“六 ”享用,保全戈二的皮肤骨骼不敢有损伤,把戈二秘密藏起来不让他出来,并爬下来充当坐骑,把沟作为吃饭的案板,来满足“六 ”的欲望,老虎讨好“六”,真可谓到达极点了。但是“六 ”没有赏赐老虎的劳动,反而责怪老虎欺骗它,最后“六 ”凶名远扬而老虎身体分裂,老虎讨好没有取得成效,导致了失败被杀。
天下的得失,本来就有意料之外的事。
2. 《教谄》文言文 原文以及翻译《陈万年教子谄谀》
原文: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翻译:
陈万年是朝廷的大官,曾在一次生病时,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来训示,絮叨到半夜,陈咸打起了瞌睡,头撞上了屏风。陈万年非常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父亲在教你(怎么做人),你反倒睡着了,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我已经知道您要说什么,无非是教儿子学着拍马屁。”陈万年于是就不再说了。
字词解释:
尝:曾经。
戒:同“诫”,告诫;教训。
语:谈论,说话。
睡:打瞌睡。坐着打瞌睡为“睡”,躺着睡觉为“寐”。
欲:想要。
杖:棍杖,名词用作动词,用棍杖打。
乃公:你的父亲
乃:你
谢:道歉,认错。
具晓:完全明白,具,都。
大要:主要的意思。
谄(chǎn):谄媚,曲意迎合奉承。俗称“拍马屁”。
3. 文言文翻译:大要教我谄也1原文 陈万年乃朝中显官,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
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万年乃不复言。(选自《汉书·陈万年传》) 2译文 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有一次)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讲到半夜,陈咸打瞌睡了,头碰到了屏风。
陈万年非常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的父亲(我)(口口声声)教你、告诫你,你却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别人)。”陈万年不敢再说了。
以下为另一版本: 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有一次)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讲到半夜,陈咸睡着了,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告诫你,你却睡了,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别人)。”
陈万年不再说话了。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4. 陈万年教子文言文中的"大要教咸谄也."是什么意思“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出自文言文《陈万年教子》,其含义如下:
原文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翻译
陈万年是朝中显赫的大官,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打了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父亲口口声声教你,你却打瞌睡,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知道,主要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5. 为学文言文阅读答案《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阅读练习一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 )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 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阅读答案:
1.主观努力(或立志)2.到过南海这件事3.D4.第一次表示探询语气(或表示一般疑问)第二次表示轻蔑语气(或表示不屑一顾)5.略
阅读练习二
8、解释多义词(6分)
自南海还(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
望桓侯而还走( ) 肉食者鄙( ) 去国怀乡(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吾欲之南海 B. 其一贫,其一富 C. 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距之 其真邪 必以分人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2分)
吾 资 之 聪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弃 而 不 用 其 与昏 与 庸 无 以异 也。
阅读答案:
8、(6分,每空1分)回来 掉转(回转) 边境 目光短浅 距离 离开
9、(2分)C
10、(6分,“买”、“犹”、“顾”、“哉”各占1分,句意各占1分)
译文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
11、(4分,每空2分)
蜀鄙二僧(去南海) 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意思对即可)
12、(2分,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6. 《唐临宽容待人》的文言文阅读及答案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坐:获罪
B.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令:美好
C.令因请,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请:请求休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为狱:主掌讼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B.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C.令因请,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D.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5分)
答:
(2)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5分)
答:
4.C 5.A 6.D
7.文言文翻译:
(1)万泉县关押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没有准许。
(2)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
参考译文唐临,是京兆长安人,周内史唐瑾的孙子。他的先祖是从北海迁移到关中的。他的伯父唐令则,开皇末年担任左庶子的职务,因为谄媚地侍奉太子勇而获罪被杀。唐临和他的兄长唐皎都有好的名声。……他出仕担任万泉县的县丞。万泉县关押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没有准许。唐临说:“明公如果有什么疑问,我请求自己来承担罪责。”县令于是请唐临暂代县令一职,唐临召来轻罪囚犯,命令他们全部回家去耕地。与他们约定好(时间),(到时)要求他们回到监狱,轻罪囚犯们都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到了约定的时间,他们全部聚集回到了监狱,唐临因为这件事而出了名。
唐临又升迁为侍御史,奉命出使岭外,勘查交州刺史李道彦等关押三千多人的冤案的申诉。后来多次升迁,出任黄门侍郎,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唐临性情俭朴清心寡欲,没有修筑宅第,服装用具都很简单朴素,对待事物要求很宽松。他曾经想要去吊丧,让家僮回家取白色的衣衫,家僮拿错了,心中害怕,不敢呈献给唐临。唐临察觉了这种情况,就派人把家僮召来对他说:“今天感觉呼吸不畅,不适合哀伤哭泣,刚刚让你去取白色的衣衫,(就不要去了)暂且停止这件事吧。”又曾经让人煎药,那人没按程序煎(出了错),唐临暗中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因,说:“天气阴暗不适宜服药,应该马上把它丢弃。”终究没有宣扬他的过错,唐临待人宽厚到了这种程度。
高宗即位,唐临任检校吏部侍郎。那一年,又升迁为大理卿。高宗曾经问唐临在押囚犯的数目,唐临的回答很合皇帝的心意。皇帝高兴地说:“我从前做东宫太子的时候,你已经在侍奉我,我承继皇位,你又担任近臣,因为从前对你的委重,所以让你担任这个职务。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高宗又曾经亲自审查囚犯罪状,以前的大理卿裁断的死囚都号叫喊冤,唯独唐临裁断的死囚没有喊冤。皇帝很奇怪,向他询问原因,死囚说:“我确实犯了罪,唐大理卿的裁断既然不是冤枉我,所以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皇帝叹息了很久说:“主掌诉讼事务的人不应当像这样吗!”
永徽元年,唐临任御史大夫。第二年,……不久升迁为刑部尚书,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历任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因事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在任上去世,时年六十岁。
7. 陈谏议教子 文言文阅读答案提问者纳2012-08-28 19:55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①:“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②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释①诘仆:质问仆人。②贾人:商人。
试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驭:驾驭 B.蹄啮伤人多矣 :踢
C.汝为贵臣:你 D.而偿其直:直接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见是马:没有看到这匹马。
B.谏议遽招子:谏议马上召来儿子。
C.贾人安能蓄之: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D.戒仆养之终老:让仆人养它到老。
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
B.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
C.“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是对陈谏议的赞扬评价。
D.“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提问者纳2012-08-28 19:55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①:“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②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释①诘仆:质问仆人。②贾人:商人。
试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驭:驾驭 B.蹄啮伤人多矣 :踢
C.汝为贵臣:你 D.而偿其直:直接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见是马:没有看到这匹马。
B.谏议遽招子:谏议马上召来儿子。
C.贾人安能蓄之: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D.戒仆养之终老:让仆人养它到老。
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
B.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
C.“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是对陈谏议的赞扬评价。
D.“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参考答案
1. D
2. D(警告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不准再卖出)
3. B
(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他走进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的仆人还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穿法扁盒壮谷憋贪铂楷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仁人之风。
简评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不能坑害别人。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人处事要像陈谏议一样淳朴,忠信,宽容,宽宏大量,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较贪文言文阅读答案
1. 寇准清廉文言文阅读答案
寇准清廉原文: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
处士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洎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执预焉。
使者历视诸相,语译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坐无答者。 译注资料供参考: 寇准为官清正廉洁,在广大中原人民群众中享誉崇高,甚至于连辽邦也深为敬佩。
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即见他不贪不欲,怜惜民财的品质。这道诗传到契丹,契丹人景仰万分。
寇准晚年被贬广东雷州。一次北使到宋都汴京,看着一个个执政大臣,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
“当时的朝庭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寇准廉洁清正的官德,在华夏官吏上树立了一个楷模,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的赞美。
注释:寇准:北宋真宗时曾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后被谗罢职,不久又复职。出入:指寇准两次做宰相,罢职又复职。
营:经营,修建。第:住宅。
处士:有才学而隐居不仕的人。鼎鼐(nài):本是古代烹煮用的容器,后用做立国的重器,象征,也借指执政大臣。
至:到达。内宴:宫廷宴会。
迁:官员调任,这里指贬官。北使:辽国使臣。
宰执: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与枢密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执政),通称宰执。预:参加。
历:逐个,一一地。语:告诉,对……说。
相公:对宰相的尊称。坐:在座的。
孰:谁,哪一位。至:到达。
洎:等到。
2. 贪财溺身文言文阅读答案 急贪财亡身
永之氓(古代称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横渡)湘水中济(过河)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平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顷(一会儿)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要钱干什么) "又摇其首,遂溺死.
( 选自柳宗元《柳河东集》)
1,给下面这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其侣曰( ) (2)何不去之( )
(3)有顷益怠( ) (4)蔽之甚( )
3,细节描写可以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如:"永之人"开始在河中还能"曰",后来却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写同伴们为之焦急,不解,气愤传神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永之人"最善游,但那人为何"溺死" 说明他是怎样的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此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贪财亡身 1,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2,(1)伙伴,同伴 (2)扔掉
(3)松懈,这里指"慢" (4)糊涂 3,"摇其首" ,"又摇其首"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 4,因他腰缠千钱,很重. 这是一个要钱不要命的人.
3. 《子罕辞玉》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阅读《子罕辞玉》,回答4~6 题.(10分)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诸:故:5.说说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6.你认为子罕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参考答案:4.诸:相当于“之于”.故:所以.5.我把不贪(钱财)看作宝物,你把玉看作宝物.如果你把玉给了我,咱们两人就都丧失了自己的宝,不如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6.子罕是一个廉洁、不贪钱财、十分珍视自己良好品德的人.。
4. 陈谏议教子 文言文阅读答案提问者纳2012-08-28 19:55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①:“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②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释①诘仆:质问仆人。②贾人:商人。
试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驭:驾驭 B.蹄啮伤人多矣 :踢
C.汝为贵臣:你 D.而偿其直:直接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见是马:没有看到这匹马。
B.谏议遽招子:谏议马上召来儿子。
C.贾人安能蓄之: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D.戒仆养之终老:让仆人养它到老。
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
B.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
C.“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是对陈谏议的赞扬评价。
D.“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提问者纳2012-08-28 19:55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①:“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②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释①诘仆:质问仆人。②贾人:商人。
试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驭:驾驭 B.蹄啮伤人多矣 :踢
C.汝为贵臣:你 D.而偿其直:直接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见是马:没有看到这匹马。
B.谏议遽招子:谏议马上召来儿子。
C.贾人安能蓄之: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D.戒仆养之终老:让仆人养它到老。
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
B.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
C.“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是对陈谏议的赞扬评价。
D.“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参考答案
1. D
2. D(警告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不准再卖出)
3. B
(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他走进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的仆人还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穿法扁盒壮谷憋贪铂楷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仁人之风。
简评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不能坑害别人。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人处事要像陈谏议一样淳朴,忠信,宽容,宽宏大量,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 况钟惩吏文言文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明况钟以吏员事尚书吕震,尚书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后迁郎中,知苏州府。公初至府,佯不解事,诸吏抱案,环立请判。公顾左右问吏,吏所欲行止,公辄听吏。吏大喜,谓太守暗愚,易欺。越三日,公召诸吏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欲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1)尚书奇其才 奇:____
(2)佯不解事 佯:____
(3)公顾左右问吏 顾: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3、况钟在苏州府是怎样治吏的?(2分)
4、结合本文说说况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1、(1)以为……奇 (2)装 (3)看
2、当即下令打死几个人,将属僚中贪赃暴虐庸弱的全部罢斥。
3、况钟深知苏州官场的积弊,先是装愚钝,听任官吏行事,继而拿出实据惩治了常规官吏
4、况钟是一个干练、通达、充满睿智,并能依法办事,善于谋略驾驶属下的清官。
6. 卫灵公纳谏文言文阅读答案纳谏是历史上君王听取群臣对治理国家提出的建议方略,以利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还有对君主的失度言行及时的进行规劝,以利君主修正自身、赢取民心.能听取贤良之臣的进谏,这也是仁德之君的作为.鲁国国君卫灵公,在一年冬天下令调集民工在宫中挖一个大池塘.天气寒冷,百姓劳作非常辛苦,但却敢怒不敢言.大臣宛春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劝谏卫灵公:“天气如此寒冷,还要兴办工程,恐怕会损害老百姓.”卫灵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不觉得天很冷呀.”宛春说:“国君您穿着狐皮裘,坐着熊皮席,屋里又有火炉,当然不会觉得冷了.而现在老百姓的衣服破旧不堪,鞋子坏了都还来不及修补.您是不觉得冷,而百姓却感到冷得很!”卫灵公赞同的点点头道:“说得对啊,我马上下令停工.”他立即下令停止了修池工程.宛春告退后,侍从们在一旁劝说道:“国君您下令要民工挖池,如果百姓知道是因为宛春劝谏大王而下令停止工程,这样做会使百姓感激宛春,而怨恨您的.这恐怕对国君不利吧!”卫灵公听了,淡淡一笑地说:“你们太过虑了,怎么会这样呢?宛春不过是鲁国的一个平民而已,而我任用了他,老百姓对他的了解还很少.现在我要让老百姓通过这件事了解他.而且宛春有善行就如同我有善行一样,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吗?”卫灵公纳谏,故事之初,卫灵公的表现是不体恤民情的发号施令,这也是久居高位后容易在思想意识上脱离劳苦大众的状态.而当有贤臣提醒他“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考虑是非得失时,他恍然体悟,并立即付诸行动,下令停工,体谅百姓疾苦.卫灵公及时纠正过失也不失是有仁爱之心的君王风范.卫灵公纳谏,却不贪他人之功,执意让天下人皆知其选用的贤臣有爱民的美德.圣明的君主有贤德之人的辅佐,是天下百姓之福.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卫灵公对宛春的直言进谏倾听、思考、纳,对臣子的贤德不匿而公告天下,合乎君礼,所以,臣对其忠也是必然的.如果作为君主,始终能有“将己心比人心”的仁爱和大度,这是圣君之德,是天下苍生之福.。
急求中考阅读原文和答案
梅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湾客家文化的重镇——高雄县美浓镇 (15分)
①美浓因开垦之时经常烟雾弥漫,故原名“弥浓”。美浓镇位于高雄县中部偏东。美浓镇地理位置特殊,东、北、西三面环山,中央为美绿平原,北倚美浓山群峰,主峰“月光山”海拔六百余米,峰势丰腴圆润。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右堆统领林丰山、林桂山兄弟率领各氏族四十余人,来到美浓开垦,并在灵山脚下建立“开基伯公坛”,成为客家人开发美浓的始祖。美浓的好山好水,传承孕育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延续到现在,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历史。美浓镇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客家人,其食、衣、住、音乐,无一不显现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为适应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智慧。如今,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
②美浓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大陆广东省嘉应州属蕉岭、梅县等地。镇民多以务农为生,民风纯朴,刻苦耐劳,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过去,美浓人在辛勤耕作之余,常常以唱山歌自娱,“美浓山歌”在台湾的民谣中也自成一派。镇民以信仰佛教居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美浓镇所培养出的硕士、博士为全台之冠,他们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表现。美浓的博士们还成立了全台湾唯一的“美浓博士学人协会”,可见美浓子弟教育水准之高,足以傲视世界。
③美浓的经济产业以芋叶著称。芋叶产量占全台的四分之一,因而有“芋城”之称,而且芋叶的收入往往是一般家庭子女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极富人文特色的油纸伞工艺精品,是抗战后才从广东潮州传入的,具有材质轻巧,坚固实用的特点,从制作到作画,都是纯手工的,已成为美浓的象征之一,人们只要一提到美浓,就会想到“油纸伞”。
④陶艺堪称为美浓产业的后起之秀。陶艺人士经过长期的摸索学习,将自行制作的各种釉药,试用在各种不同性质的陶土上,烧出许多极具特色的陶瓷艺品,其中以美浓、东门、石桥、美陶坊等的作品最为有名,并赢得了 “陶艺之乡”的美誉。客家美食更是美浓的一大特色,其特点在于咸、香、肥,其中卤猪脚、梅干扣肉、丝大肠、美浓粄条等名菜美食,总是让人垂涎三尺。油纸伞、陶艺及客家美食可以说是“美浓之宝”。
⑤美浓湖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湖的西北背山,三面环田,湖光山色,风景优美,也是冬季候鸟栖息的好所在。其他景点还有黄蝶翠谷、竹头角热带树木园、敬字亭、钟理和纪念馆等。
⑥美浓可以说是目前台湾硕果仅存的客家文化之乡,值得客家乡亲及客家文化爱好者访游和研究。 (文/江彦震 摘自环球客家)
11.请你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文章的中心句。(3分)
12.阅读上文后,我们知道美浓镇有著名的 、 、陶艺、客家美食等特产和纯朴民风、信仰佛教、 、重视教育这些客家文化。(3分)
13.下面是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文章体裁上看,上文是一篇说明文。 B.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C.文章第①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抒情。 D.文章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准确。
14.阅读上文后,如同你已经对美浓镇作了一次游览。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写出对美浓镇的感受,这个字是□。(3分)
15.读完文章,你会发现作者对美浓镇充满了怎样的感情?(3分)
我的发现:
答案:11. 3分 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
12. 3分 芋叶、油纸伞;美浓山歌
13. 3分 C
14. 3分 美。
15. 3分 示例:热爱(赞美)美浓。
新疆乌鲁木齐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
荒漠化——不能回避的问题
今年春夏之际,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荒漠化问题的关注。何谓荒漠化?1990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召开的荒漠化评估会议上,指出当今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损失(如沙漠暴),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地表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表形态(如沙丘)等。?
沙漠化,习惯上也叫沙化,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非沙漠地区形成新的沙漠的过程。一般,因天然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其演变过程非常缓慢。例如气候干旱化,往往要经过几百年成上千年的时间,而人为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可造成严重后果。之所以会出现沙漠化,是因为具备了沙漠化的物质基础——沙。这些沙原来由于草本植物或灌木的覆盖,或者有“沙漠结皮”的存在,是相对稳定的;而一旦地表植被或地表覆兽物被破坏,这些沙子就会流动起来,构成危害。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5%,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等地,其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98.5%。在全国的荒漠化土地中,土壤类型以沙为主的有173.万平方千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沙漠化面积或沙化面积,占我国土总面积的18.1%,或者全部荒漠化面积的66%。
我国荒漠化类型可分为风蚀(因风力造成的土壤损失)、水蚀(即通常理解的水土流失),盐渍化(土壤损失少,但土壤里增加了过量的盐分,使得植物难以生存)和冻融(因土壤结冰和融化过程造成的土壤流失)四大类型。这些荒漠化类型的面积及其在土壤荒漠化因素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风蚀183.9万平方千米,占69.8%;水蚀25.9万平方千米,占9.8%;盐渍化17.4平方千米,占6.6%,冻融占13.8%。
产生荒漠化的原因不外乎天然和人为两种,就自然原因而言,就形成荒漠化的天气条件和地质条件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因干旱和强风,我国历史上就经常出现强烈的沙尘暴,其中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沙尘暴记录出现在公元440年,然而,今天出现的荒漠化多与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有关,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叠加上短期气候振动的干旱少雨,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因此,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作用引起的。
当前,我国必须取一切有针对性的科学措施,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生物工程,恢复生态自然,才能有效防治土地荒漠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8. 下列对“荒漠化”内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荒漠化是当前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具不能回避的问题。
B. 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
C. 荒漠化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
D. 荒漠化是土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井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貌形态的表现。
9.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土地退化就是荒漠化的最终结果。
B. 如果沙地表面的植被不符破坏就不会发生沙漠化。
C. 我国荒漠化面积已接近全国总面积的1/3,且仍在扩大。
D. 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0. 文章主要写了哪四层意思?是按什么说明顺序写的?
11. 请举例说明文中所用的两种说法方法及其作用。
云南省2007年课改实验区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语文
动物也在全球化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现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已经引起了自然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15.动物全球化指的是什么?就本文看,导致动物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16.第②段中有一个词准确生动地表明了野生动植物全球化并非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一场由非自然因素导致的生态噩梦,请摘录出这个词。(1分)
答:
17.第⑥段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与大脑容量相对较小的鸟类进行了比较,其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8.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加以简要说明。(3分)
答:
答案15.动物全球化即生物均质化,指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1分)。就本文看,导致动物全球化的原因有:生物入侵(1分);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1分)。
16.被迫
17.说明了“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比“小脑袋”的鸟类更能适应环境的改变(1分),也说明了动物全球化会导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变得越来越少(1分)。
18.本文先介绍人类全球化趋势致使动植物全球化(指明现实情况)(1分),然后依次说明物种入侵以及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给物种造成的影响(揭示原因)(1分),最后指出动物全球化给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危害(指出危害性)(1分)。
山东省
滨州市二〇〇七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海底飞船
(1)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以到达全世界99.8%的洋底。
(2)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操作机械手实现高效作业。
(3)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似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它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
(4)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勘探、海底测绘和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5)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6)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
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4.文中“海底飞船”具体指的是: (1分)
15.选文条理清晰,第(3)段说明的内容是: 。(2分)
16.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说明了
(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
17.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18.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
链接材料一:中国国家863海洋领域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院士指出:深海基础研究是21世纪国际海洋竞争的重要部分。深海研究不只是人类了解地球亟待填补的空白,也是国家和安全保障之所系。
链接材料二:海洋地质专家估计,海底储存着约1350亿吨石油,近1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海底还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铀的储藏量高达40亿吨,是陆地上的2000倍。
链接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又难以解决的热点多发生在海洋上或沿海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争议的岛礁近1000个。21世纪,中国海洋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国外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我们:“在中国海区,有70%以上的地区存在着危机!”
答案14.(我国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
[评分标准]本题1分。答“载人潜水器”不给分,无括号内文字亦可。
15.“海底飞船”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评分标准]本题2分,意思对即可。
16.举例子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
[评分标准]本题2分,每空1分。
17、“大体上”是限制性的词语,表示这是大致的分类,还有其他的类型;随着技术的不
断进步,可能还会产生新的类型。这个词语的运用增强了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
[评分标准]本题2分,酌情给分。
18、示例:加快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研究对我国发展至关重要。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海洋安全存在着危机;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加快深海科技研究,为中华民族的腾飞、祖国的富强提供强有力的和安全保障。
[评分标准]本题3分。加快研究的重要性、海洋的丰富、我国海洋安全的危机各1分。
山东省枣庄市200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①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都有的经验:
②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 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关联—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纳、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后,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③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令人紧张恐惧、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的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荚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
④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进行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因梦见碳原于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因而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奥秘。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也都做过“科学的梦”。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我们可以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
15.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3分)
答:
16,第②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3分)
答:
17.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8.文中列举了许多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之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
答:
答案15。因为做梦时右脑可不受左脑干扰而独立自由地处理资讯。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6.指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的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人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乎常态。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7.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启发人们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8.示例:共同之处:都是右脑在摆脱了左脑作用后,获得灵感和启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结果。
济宁市二00 七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在我国很多地方,感冒都被称为“着凉”,可见感冒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冬春季节则为多发期。这是因为流感病一毒容易寄生在低温、干燥的寒冷环境里.中医也认为,当气候突然变化、寒暖失常时,风邪最易侵袭人体。
临床实践表明,每当发生一次“天气突变”,感冒的人数常常也就随之突增。“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气压、降水、风、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上,一般都是由锋面天气系统带来的(锋面,即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尤其是冬春季,北方冷空气不时南下,锋面活动更为频繁,常常诱发感胃或出现其他病症.
人们患感冒的症状会因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即所谓的“四时感胃”:风寒感冒(冬季受风寒或春季降温所致)、风热感冒(春天温度高或秋冬天升温所致)、夹湿或夹署感冒(夏季湿度大、温度高所致)、夹燥感胃(秋季空气干燥所致)。其中前两种感胃症状是一般的头疼、发热、鼻塞流涕等。而第三种感冒则常伴有胸闷、骨节疼痛症状。央燥感胃则一般伴有鼻燥咽干、咳嗽无疾或少痰、口渴舌红等症状。
因此,“因人而异”、“因天制宜”应成为预防感冒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在熟悉本地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收听和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当天气发生突变时,要及时更换衣被,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诱发感胃;天气突变后的一两天内,要尽可能地少去公共场所,以防被传染上感冒。
(选自《齐鲁晚报》 2007 年5 月20 日)
11 .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 分)
12 .感冒发生的季节和原因是怎样的?( 4 分)
13 .我们应怎样预防感冒的发生?( 4 分)
答案11.答案:感冒与天气(感冒与天气的关系)
评分:共2分。题目与内容吻合即可。
12.答案: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冬春季节则为多发期。 “天气突变”( 气温、气压、降水、风、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及流感(风邪)侵入人体是造成感冒的主要原因。
评分:每个方面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当天气发生变化时,注意保暖,以防受寒而诱发感冒,尽可能地少去公共场所,以防被传染上感冒。
评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求快速解决语文中考中的古诗欣赏与阅读题?
诗歌鉴赏六种题型
中国是诗的国度,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古代诗歌鉴赏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2007年中考诗歌鉴赏最后一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领悟情感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江西、云南、广东梅州、浙江嘉兴等地的10多份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浙江嘉兴)阅读《山中与幽人对酌》,回答问题。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 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最后一题:“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技巧点拨 诗歌是最适合抒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理解一首诗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据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考点的热度指数最高了。那么,我们怎样把握诗歌的情感呢?一是知人论“诗”,在平时阅读中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是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是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朋友之间的深情。
二、综合检测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山东腾州、山东济宁、辽宁沈阳、江苏无锡等地的10来份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山东滕州)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
雪 梅
⊙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最后一题: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技巧点拨 很多时候,命题人往往会在最后一题中设计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这种题目初看较难,其实仔细分析便会发觉很容易。只不过是在前面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综合罢了。
参考答案 运用托物言志(或类比)的手法;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但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三、赏析评价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河南、浙江杭州、四川成都、江苏泰州、山东滨州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浙江杭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题目。
兰 溪 棹 歌
⊙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最后一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技巧点拨 这是难度较高的一种题型,但命题人员对它却十分青睐。此种题目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同学们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说出其妙处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鱼抢春水,涌上溪滩,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起欢乐之情。
四、分析技巧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河南非课改区、浙江温州、四川安岳、广东广州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河南(非课改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题目。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后一题: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技巧点拨 几乎可以这样说,大凡考到诗歌鉴赏,写作技巧(艺术手法)是必考内容之一,它很少在盛宴上缺席。这种题型涉及的面很广,如:词语锤炼、诗眼寻找、对比的手法、象征的手法、虚实的结合、动静的结合等。
参考答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五、描绘画面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湖北黄冈、贵州铜仁、四川内江、江苏盐城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江苏盐城)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西江月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最后一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技巧点拨 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欣赏、品味每一首诗歌,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
参考答案 乌云骤起,月光消逝,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心里是何等高兴呀!
六、诗意理解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浙江丽水、广西梧州、四川乐山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浙江丽水)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竹枝词
⊙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最后一题:诗的三、四句语带双关,明说天气晴雨不定,暗指什么?
技巧点拨 古诗词诗意理解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同学们在阅读古诗词中通过联系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内容,概括诗词的大意,领会诗词的意境。因此,对于作家、作品,同学们一定要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诗意。
参考答案 暗指人物迷惘、忐忑不安的心情。
中考诗歌赏析的复习策略
作者:郭凤彩 文章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一、考点窗
“新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纵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诗歌赏析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三个特点: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古代诗词为主(唐诗宋词),现代诗歌为辅;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常考知识点:
1、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沉含义的领悟。
2、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作用,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
3、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赏析重点语句(如一语双关、或含义深刻、或蕴含哲理等)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
4、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揭示的社会问题。
5、结合作者遭遇、社会背景及写作目的,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体味作品的意蕴。
二、诗歌赏析的常见题型
1、主旨情感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
例1:(2006年潍坊中考题)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1)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例2:(2006年连云港中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表现手法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找出全篇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象征、比兴、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例3:(2006年河南中考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例4:(2006年成都中考题)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问: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表现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一句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3、想象描述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主要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例5:(2006年南通海门中考题)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问: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参考答案: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例6:(2006年资阳中考题)阅读《山居秋暝》(王维),完成下面题目。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参考答案: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边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4、品味炼字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的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中“某”词为什么不能换成“某”词?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十分传神?这个词在诗中有什么特定的含义?你最欣赏的是哪个字?请赏析。
例7:(2006年嘉兴中考题)阅读(宋)周敦颐的《题春晚》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问: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
参考答案: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例8:(2006年温州中考题)赏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按要求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
参考答案:(1)满压(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5、名句赏析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常见提问方式: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画线的千古名句?你从这句名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这句话在现在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例9:(2006年河南中考题)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题目。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句话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或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或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例10:(2006年扬州中考题)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画线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必然有“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三、应考方法帖
应考中,具体解题时,应仔细体味试题的要求,理解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入手,仔细品读、辨明题旨(试题重点)、纵横联系(课内外知识)、前后比较(语体风格)、结合要求(试题问题)多向思维(逆向、发散)、选准角度(准、新、小、巧)、审慎作答(满足试题各项条件),反复检查,订正修改。
解答诗歌赏析题的一般步骤
1、精读诗作(这是基础)。诵读全诗,要抓住所描写的意象,整体上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感悟作者蕴含的情感,以获得整体感知。
2、知人论世(这是关键)。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气质,结合作者所处的人生阶段、时代特点、文艺思潮等因素,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旨趣。
3、审题寻点(这是核心)。分析题目要求,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审清题意要做到对命题者的指向了然于心,明白该题是要鉴赏修辞手法还是抒情方式;是鉴赏表现手法还是诗人的感情,从而确定解题的范围,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4、组织答案(这是重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答题要点要到位,语言力求诗化。答题规范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根据题意问号数,弄清有几个问题,从而确定答题的层次。最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要根据分值确定是简答还是分析,最忌讳繁简失调;三是分析题要有观点、有分析,最忌讳不切实际的架空分析或者观点不明。要在句中尽量输入关键词,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郭凤彩,男,教师,现居江苏扬中
诗歌鉴赏技巧谈
兰州十中 蒲涵云
诗歌鉴赏题自2002年作为主观题进行考查至今,已成为近几年来高考的必考题。从题目的选定、分值的设置,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道必须重视的题型。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定,学生在做这种类型的题时,都存有畏难情绪,如何才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地去应对鉴赏呢?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总结,我有了一些心得。现将认识总结中如下,希得同仁的批评指正。
首先我认为做任何一类高考题型都先要具有一种思路。我是以下面这种步骤去引导学生完成诗歌鉴赏训练的。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
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⒈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⒉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⒊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五下结论。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六品风格。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